科麦县
1912年置,属四川昌都府。治所在今西藏察隅县西北。后改桑昂曲宗。
旧县名。1913年由桑昂委员辖地改置,沾桑昂(今西藏察隅县北科麦)。原属川边特别区、西康省、昌都地区。1950年撤销,并入察隅县。
1912年置,属四川昌都府。治所在今西藏察隅县西北。后改桑昂曲宗。
旧县名。1913年由桑昂委员辖地改置,沾桑昂(今西藏察隅县北科麦)。原属川边特别区、西康省、昌都地区。1950年撤销,并入察隅县。
即今浙江黄岩市西宁溪镇。明万历《黄岩县志》卷1:宁溪市“在县西六十里”。1931年置宁溪镇。
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泽州。治所即今山西陵川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15: “因川为名。” 大业初属长平郡。唐属泽州。蒙古至元三年(1266) 废,后复置陵川县。清雍正六年 (1728) 属泽州府
亦作尸弃尼国。唐西域国名。在帕米尔西部喷赤河东岸舒格南(今属塔吉克斯坦)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识匿“或曰尸弃尼, 曰瑟匿。……开元十二年,授王布遮波资金吾卫大将军。天宝六载,王跌失伽延从讨勃律战死,擢
即今山西襄汾县南十五里柴庄村。《魏书·长孙肥传》: 东晋元兴元年 (402),长孙肥击后秦姚平,“平退保柴壁,太祖进攻屠之”。即此。即今山西省襄汾县西南、汾河东岸柴庄。东晋元兴元年(402年),北魏长
即今山西祁县东南侯家庄。1939—1948年晋绥边区在此成立祁县抗日民主政府。
元属察合台汗国。在今新疆博乐县,艾比湖之西。《西游录》 作不剌,《西使记》 作孛罗,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作普剌,《耶律希亮传》作不剌,均为同名异译。又作不剌(见《西游录》),又作普剌(见《元
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黑龙江下游支流格林河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 格楞河“在宁古塔城东北二千一百二十九里。源出哲勒肯山,东流会数水汇为克音湖,入混同江”。
西魏废帝三年(554)置,属光迁国。治所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北。北周保定二年(562)改为永清县。古县名。西魏废帝二年(553年)析房陵县置,治今湖北省保康县西。属光迁国。北周保定二年(562年)改永清县
元至正二十七年(1367)朱元璋改邵武路置,属福建省。治所在邵武县(今福建邵武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邵武、光泽、泰宁、建宁等市县地。1913年废。元至正二十七年(1367年)朱元璋改邵武路置,治所、辖境
在今江西瑞金市城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赣州府瑞金县: 源水 “在县城东,或曰即绵江支流也。经城东南复合绵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