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城
在今江西上高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4瑞州府上高县:米城“在县西北十五里顾城山下。或云唐末淮南所置戍守处也”。
唐末筑,在今江西省上高县西北顾城山下。
在今江西上高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4瑞州府上高县:米城“在县西北十五里顾城山下。或云唐末淮南所置戍守处也”。
唐末筑,在今江西省上高县西北顾城山下。
①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置,属澄城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澄城县南。北周废。②隋末改金城县置,为金城郡治。治所即今甘肃兰州市。唐武德二年(619)为兰州治。咸亨二年(671)复改金城县。天宝元年(742)
①南齐置,属司州。治所在木兰县(今湖北黄陂县北七十里木兰山附近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孝感市及黄陂、大悟二县各一部地。后废。②南朝梁置,为湘州治。治所在新化县(今湖北大悟县东北)。北齐废。
亦名涪水、内水、垫江水。在今四川中部,为嘉陵江主要支流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刚氐道: “涪水出徼外,南至垫江入汉,过郡二,行千六十九里。”源出松潘县东北之岷山,东南流经平武、江油、绵阳、三台、射洪、蓬溪
亦名阳壶。即春秋晋瓠丘。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古城镇南五里东滩村。《魏书·裴庆孙传》:正光末,汾州胡反,庆孙率兵“深入二百余里,至阳胡城。朝廷以此地被山带河,襟要之所,肃宗末,遂立邵郡”。又称阳壶城。在今
在今安徽无为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无为州: 新附城 “在州南十五里。三国吴诸葛恪筑此以居新附者,因名”。
唐贞观五年(631)置,后属羁縻穹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黑水、红原县境。后废。
在今内蒙古阴山山脉东段。《魏书·世祖纪》: 始光三年 (426),拓拔焘北伐,“西至五原,田于阴山,东至和兜山”。古山名。确址不详。疑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阴山山脉东首。北魏始光三年(426年),拓跋焘自云
即今四川绵竹县西南之射水河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绵竹县: “又有紫溪河,一名射水河。”
即今河南卫辉市东二十八里李源屯镇。清乾隆《卫辉府志》卷8:汲县李源屯有集。
唐开元后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宝兴县境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