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黑山
①在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东南。清宣统《怀仁县志》卷3:老黑山“在挂牌岭西南,相距二十余里。峰头高入云霄,怪石黑如染墨。林壑之美,以此为最。山间多黑,种葠尤利。阴晴变态,风景殊佳。山麓即佟佳江”。
②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南。民国《宁安县志》卷1:老黑山在“城北三十里。高三里,周二十余里,山形平坦,其东北凸出五里许,瑚尔哈河经山前,东流与海兰河会”。
①在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东南。清宣统《怀仁县志》卷3:老黑山“在挂牌岭西南,相距二十余里。峰头高入云霄,怪石黑如染墨。林壑之美,以此为最。山间多黑,种葠尤利。阴晴变态,风景殊佳。山麓即佟佳江”。
②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南。民国《宁安县志》卷1:老黑山在“城北三十里。高三里,周二十余里,山形平坦,其东北凸出五里许,瑚尔哈河经山前,东流与海兰河会”。
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以西黄河北岸一带。《魏书·太宗纪》: 泰常六年 (421) 七月,拓拔嗣“遂至于河,八月庚子,大狝于犊渚”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东南、黄河北岸。北魏泰常六年(419年),拓跋嗣
金正隆二年 (1157) 置,属秦州。治所在纳甲城 (今甘肃秦安县)。明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陕西卷下: 取 “秦州安定之义也”。明属巩昌府。清雍正七年 (1729) 改属秦州。民国初属甘肃渭川道。1
明置,为右江水驿。在今广西隆安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隆安县:那造水驿,“《志》云:旧在府西九十里,后徙于县城西北隅,嘉靖四十五年革”。
唐神龙元年 (705) 改他楼县置,属原州。治所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李旺镇北侧。《元和志》 卷3: 萧关县 “因取萧关为名”。至德后设于吐蕃,大中间收复,置武州治此。后废。中和四年 (884) 侨治潘原
即今山东东阿县南黄屯乡。清道光 《东阿县志》 卷2 《镇集》: “黄家屯在城北二十五里。”
在今河北保定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清苑县:石花屿“高数仞,广数十丈,中多花卉。宋时尝置戍于此”。
在今北京市正阳门内之东,今名东郊民巷。明初名东江米巷,后讹为东交民巷。清后期辟为各国使馆区。
在今四川丹巴县西南水子乡结藏村。清康熙四十年 (1701) 置鲁密结藏土百户。
在今湖北巴东县西北五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4归州:向王山“在巴东县北,临大江, 山傍有铁枪头长数丈,经数百年不见少损, 目曰向王枪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巴东县“明月山”条下:“向王山,山高大,无树木,
在今山西浮山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1浮山县:平宁关“在县东十里。东汉初鲍水破青犊赋于此,因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