芙蓉县
唐贞观五年(631)置,属州。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东北。《元和志》卷30芙蓉县:“置在芙蓉山上, 因为名。”后移于山东三里。后废。
古县名。唐贞观五年(631年)置,治今贵州省遵义市东北。属播州。后废。
唐贞观五年(631)置,属州。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东北。《元和志》卷30芙蓉县:“置在芙蓉山上, 因为名。”后移于山东三里。后废。
古县名。唐贞观五年(631年)置,治今贵州省遵义市东北。属播州。后废。
①秦置,属陇西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成县西北三十里。西汉改置下辨道,东汉复为下辨县,移武都郡治此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曹休传》:东汉建安二十四年(219),“刘备遣将吴兰屯下辨,太祖遣曹洪征之”。《宋书·氐胡传
即今安徽六安市北马头镇。《清一统志·六安州》:马头汛巡司“在州北六十里。本朝乾隆五十四年置”。
又称纳曲卡、那曲卡、那曲宗。即今西藏那曲县。
秦置,为南阳郡治。治所即今河南南阳市。西晋为南阳国治。南朝宋为南阳郡治。北周与上陌县合并改为上宛县。古县名。秦昭襄王置,治今河南省南阳市。北周改名上宛县。战国时为楚著名产铁地。秦以后历为南阳郡治所。汉
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马尾镇的马限山麓。清光绪十二年(1886)为纪念中法战争马江海战阵亡烈士而建。有前后两进,正厅及两庑祀殉难官兵七百九十六人,前厅有石碑一方,记海战经过。祠西为墓园。1920年重修,将
一作白力得玛、白力麦玛。清末民初分蒙古尔津族置,驻牧地在今青海称多县西北扎曲河源一带。
即今广东台山市南,大同河入海处。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一》: 泥涌河 (今大同河) “源出百峰山,西南至广海卫烽火角入海”。在今广东省台山市广海镇东。清设广海营把总防守。
北宋置,属阆中县。在今四川阆中市东。(1)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东部、盐池东岸。面积57平方千米。人口1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郭,人口 3760。古称东躲,因村庄毁于山洪,在旧址之东另建新村,故名东躲;
在今贵州从江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黎平府》 “丙妹铺” 条: “贯洞、朝里寨铺” 等 “皆戍守处”。
即永康堡。今宁夏中卫县东南永康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2宁夏中卫:五百户堡“在卫南三十里。永乐二十二年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