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芝山

芝山

①在今江苏溧水县东南七十里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7:芝山“上有李子洞、燕洞,相去三百步。昔宣州田頵举兵,邑人携老幼于此避难,可容数千人。李洞有泉沸涌。燕洞有石燕,遇雨则飞,晴则还落为石”。

②在今江西波阳县北。《宋史·江万里传》:万里罢相后,“闻襄樊失守,凿池芝山后圃,扁其亭曰‘止水’”。及元兵克饶州,万里赴池死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0饶州府:芝山“在府城北四里。初名土素山,唐刺史薛振于山颠得芝草三茎,因改今名”。

③在今福建莆田市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兴化府》:芝山“在莆田县东南醴泉里。岩石巑岏,林木蓊郁,为海滨胜处。山巅有万松庵”。

④在今山东招远市南。《清一统志·登州府》:芝山,“《名胜志》:相传汉武帝东游,得芝草于此。东良河水所出”。


(1)在福建省漳州市西北。原名登高山。明洪武十三年(1380年)因山上长紫芝,改称紫芝山,简称芝山。从天宝山起,有十二峰峦起伏,逶迤至此峻拔高耸,为漳州主峰。自唐以来,梵宇称盛,先后兴建开元、净众、法济诸寺,因年久荒废,仅存甘露、威镇、日华三亭。甘露亭,明嘉靖十六年(1537年)苦旱后天降甘露,知府孙裕乃建。威镇亭,与郡南威镇阁相望,乃以威镇名亭。清康熙五十七年(1718年)郡守魏荔彤重建,改名万寿纪恩亭。日华亭,明崇祯间建,以旭日初升,丹曦满亭,故名。芝山南麓,有红砖楼房一座,原为浔源中学。1932年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,毛泽东曾居此。现辟为革命纪念馆。(2)在江西省鄱阳县城北。原名土素山。唐龙朔元年(661年)山上产灵芝3枚,刺史薛振上贡朝廷谎称系灵芝山所产。从此,芝山名扬天下。亭台楼阁相继建立。南麓有芝山寺,始建于宋代,清嘉庆二十三年(1818年)重修。寺后有碧云庵,据传是范仲淹游憩处。又有芝山五老亭。范仲淹曾诗赞芝山:“楼殿冠崔巍,灵芝安在哉?云飞过江去,花落入城来。得食鸦朝集,闻径虎夜回。偶临西阁望,五老夕阳开。”建国后,芝山主峰上建有人民英雄纪念碑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道城

    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坝口子村古城。《魏书·李崇传》:正光五年(524),沃野镇人破落汗拔陵反叛,所在响应,征北将军、临淮王彧大败于五原,安北将军李叔仁寻败于白道,贼众日盛。……(北讨大都督李崇子神

  • 押儿牵

    又作鸦儿看、牙儿干。即今新疆莎车县。《元史· 曷思麦里传》: 曷思麦里从哲伯攻克及蛮,“若可失哈儿、押儿牵、斡端诸城,皆望风降附”。即“鸦儿看”。

  • 恩乐

    即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东北恩乐镇。民国时设县佐。

  • 吉长道

    1914年由西南路道改置,属吉林省。治长春县(今吉林长春市)。辖境约当今吉林舒兰、吉林、永吉、桦甸、靖宇以西,前郭尔罗斯至德惠三台镇段松花江以南,长岭、长春、伊通、盘石以北地区。1929年废。1914

  • 草鞋夹

    在今江苏南京市下关东北,即长江之南支。一名南京河。清嘉庆 《江宁府志》 卷9: “江水自大胜关以下,中隔大洲,故南江曰草鞋夹,至黄天荡,洲尽江合。”

  • 石浦河

    在今湖北公安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公安县:石浦河“在县东一里。浅不堪运。正统初,县令俞雍筑坝潴水,以便民漕”。

  • 阴坡市

    在今湖南衡阳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衡州府》:阴坡市“在衡阳县西四十里”。

  • 龙华隘

    在今江西大余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安府》:龙华隘“在大庾县东八十里,与信丰县铁塔锅密迩”。

  • 万和店

    即今湖北随州市北一百一十二里万和镇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随州北有万和店。

  • 阳明洞

    ①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会稽山中。《明史·王守仁传》:守仁“游九华归,筑室阳明洞中”。即此。王守仁因号阳明先生。②在今广西隆安县西北三十里和济村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宁府一》:阳明洞在“大江崖上,可容数百人。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