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莎车县

莎车县

1913年改莎车府置,属新疆喀什噶尔道。治所在叶尔羌汉城 (今新疆莎车县)。1930年属喀什噶尔行政区,后直属新疆省。


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。属喀什地区。面积8195.6平方千米。人口62.1万。辖7区、7镇、22乡。县人民政府驻莎车镇。喀拉吐孜、克孜勒克尔、托盖等山峰,与西部的喀喇昆仑山相耸立。叶尔羌河由西南流向东北部。“莎车”一词,源于鸭尔看,汉武帝时汉文称叶尔钦、鸭尔看,《西域史记》书中释解基于“鸭尔看”,当时所辖范围广袤,便有“土地广袤”之意。莎车是西域古国,西汉时为塔里木盆地西部强国,汉宣帝时,解忧公主的儿子万年曾为莎车王;东汉章帝元和三年(86年)降于班超。北魏时并于疏勒。唐代归疏勒镇管辖。公元10世纪末降于喀拉汗王朝的玉素甫喀迪尔汗。西辽时属耶律大石。元为鸭儿看驿,属察合台汗国。16世纪中叶,察合台后裔建立叶尔羌汗国一统南疆各地。乾隆二十四年(1759年)平定大小和卓之后,清廷设办事大臣,道光六年(1826年)陷于张格尔;十年,清平定张格尔后,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移驻莎车。同治三年(1864年)属阿古柏。光绪八年(1882年)清政府平定阿古柏设莎车直隶州。二十八年升为莎车府,辖蒲犁厅、巴楚州及叶城、皮山二县。1913年改为莎车县。1929年莎车与叶尔羌分设二县,1944年复并。莎车县属喀什行政区管辖。1949年属莎车专区。1956年裁撤莎车专区,莎车等五县并归喀什专区。1970年属喀什地区。达木斯山峰、棋盘土山等山峰均高出海拔2700~3500米。有叶尔羌河、提孜那甫河等河。属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。农产有棉花、小麦、玉米、稻,并兼作瓜果、蔬菜,其中棉花生产居自治区榜首。矿产有煤、铁、铜、铅等。有棉纺、棉花加工、电力等工业。315国道、喀和公路和莎巴公路通贯全境。名胜古迹有阿孜那清真寺、阿勒屯麻扎、莎车加麻霍加买买提西热甫坟墓和阿曼尼沙汗陵墓、阿曼尼沙汗雕像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汊城

    在今山东陵县东南。《新唐书·李师古传》:“棣州有蛤��盐池,岁产盐数十万斛。……蛤��为纳所据以专利……纳乃筑垒德州南,跨河以守蛤�

  • 会仙岩

    ①在今福建光泽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邵武府》:会仙岩“在光泽县北四十里。高二千余丈。岩口有石穴,中深而方,清泉常满。俗名石斗岩。后涧泉出自穴中,高数丈, 名曰水漈”。《方舆纪要》作“令仙岩”,或误。②在今

  • 宁阳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泰山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宁阳县南十七里古城。武帝元朔三年(前126)封鲁恭王子恬为宁阳侯,即此。东汉改为宁阳县。西汉武帝元朔三年(前126年)封鲁共王子恬置,治今山东省宁阳县南。东汉国除,改为宁

  • 辟阳县

    西汉高帝六年 (前201) 封审食其为辟阳侯国,后改为县,属信都国。治所在今河北冀州市东南。东汉废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 绛水故渎 “又东北径辟阳亭,…… 《地理风俗记》 曰: 广川西南六十里有辟阳亭

  • 清居郡

    西魏改新兴郡置,属合州。治所在清居县(今四川南充市南青居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南充市南部及武胜县西北地。隋开皇初废。

  • 大徐巷镇

    即今江苏无锡市西南十五里徐巷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无钖县图:西南有徐巷。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无锡县西有“徐巷镇”。并记:“河埒口、荣巷、徐巷皆在惠山之南,亦称山南,为锡宜、开原二汽车路所经,居民

  • 州门镇

    即今湖南资兴市东北六十二里州门司乡。明于此置巡司。

  • 铁刀城

    一作铁仞城。即石堡城。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南哈城东石城山。《新唐书·吐蕃传下》: 长庆二年 (822),刘元鼎赴吐蕃会盟途中,“过石堡城,崖壁峭竖,道回屈,虏曰铁刀城”。《唐会要》 及 《资治通鉴》 胡注

  • 寒泉山

    在今陕西洋县北一百三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90洋州: 寒泉山,“ 《汉中记》 云,秦唐公昉师事仙人李八百,公昉中渴,八百以杖指崖出涌泉,即此”。

  • 长乐村

    在今浙江兰溪市西四十里诸葛镇西北。村内居民以金、叶两姓为主,金姓是宋元时著名学者金履祥的后裔。明清时,长乐村科甲不断,成为兰溪望族,陆续建造了许多规模宏大的祠堂和住宅。现仍保存几十处明清建筑,其中包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