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宋置,属临海县。即今浙江台州市椒江北岸之章安镇。自西汉至唐初,历为回浦县、章安县治。《宋史·高宗纪》: 南宋建炎四年 (1130) 正月丙午,“帝次台州章安镇”,即此。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北部、椒江
在今四川泸定县南德威乡。《清史稿·李传》: 康熙三十九年 (1700), 昌则集列为乱,“奉檄移兵渡泸, 招安咱威、 子牛、 烹坝、 魁梧四处”。
明洪武四年(1371)改马湖路置,属四川行中书省(后改四川布政使司)。治所在泥溪长官司(后改屏山县,今四川屏山县。弘治九年改土归流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大凉山以东,沐川以南,金沙江金阳至屏山段以北地区。清
亦名都狼岭。在今广西临桂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永宁州: 都狼山在 “州北六十里。亦曰都狼岭。唐末黄巢寇岭南,溪洞蛮应之,逼桂林城。守将于向引兵与贼战于都狼山,连挫其锋,逐利深入,大战于洛阳陂,
①在今江苏常熟市北一百九十步,子游故宅中。《寰宇记》卷91苏州常熟县“言偃宅”条引《吴地记》云:“宅有井,井边有监洗石,周四尺。”②在今河南方城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1裕州方城县:圣井“其地四面皆下,
在今四川富顺县城内西南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 “江阳有富义盐井,以其出盐最多,商旅辐辏,百姓得其富饶,故名。” 《元和志》 卷33富义县: “富义盐井在县西南五十步。月出盐三千六百六十石。剑
在今贵州雷山县东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丹江厅:“大丹江源出厅西南,小丹江自厅东南来会。”
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源州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香山一带。贞观十三年 (639)废。
①西汉元鼎二年(前115)置,属犍为郡。治所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北绛溪河北岸。东晋永和中改属蜀郡。南朝宋改为鞞县。齐复为牛鞞县。西魏恭帝二年(555)改为阳安县。②隋大业十二年(616)置,属资阳郡。治所
亦作小朱山。在今山东胶南市东北。元于钦《齐乘》卷1:大朱山“旁有小朱山,错水所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