蓼国
一作缪国。西周封国。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北。春秋时灭于楚。《左传》: 文公五年 (前622),“冬,公子燮灭蓼”。
一作缪国。西周封国。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北。春秋时灭于楚。《左传》: 文公五年 (前622),“冬,公子燮灭蓼”。
即今山西壶关县南赵屋村。《清一统志·潞安府》: 赵屋岭 “在壶关县南六十里。上有铁矿,及产赤白石脂”。村以岭名。
元天历二年 (1329) 置银沙罗甸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北一百十里上允镇。辖境约当今澜沧江以西、萨尔温江以东,小黑江以南地区。至顺二年(1331) 改银沙罗甸军
唐开元二十四年 (736) 析广平县置,属恭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理县西北。广德后废。古县名。唐开元二十四年(736年)置,治今四川省理县西北。属恭州。广德后地入吐蕃,县废。
在今河北望都县东南七里。《水经·滱水注》:“博水又东南径谷梁亭南,又东径阳城县,散为泽渚,世谓之为阳城淀也。阳城县故城近在西北,故彼得其名焉。”《元和志》卷18望都县:“阳城淀,县东南七里。周回三十余
即今河北新河县西荆家庄乡。清光绪 《新河县志》 卷1: 西路 “荆家庄,东西长 一百五十步,南北宽五百步,至城二十五里”。集镇名。在河北省新河县城西部。荆家庄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2390。传曾有帝王
即今湖北保康县治。旧名潭头坪。1912年后改为光迁镇。1949年改为城关镇。
明置,在今辽宁北票市东西尖山沟。明《万历武功录》卷10:“从静堡尖山门,驰古路。”即此。
即今上海市南汇县东南三十四里泥城镇。清时有县丞驻此。在上海市南汇区东南部。面积29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泥城,人口 1510。 相传清道光、咸丰年间,贫民来此筑土堤垦殖,泥堤状如城,故名
在今湖北英山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六安州》:玉虹泉“在英山县西北三十里。石壁镌三大字,并有石刻题咏”。
北魏太和十年(486)置,属新兴郡。治所即今山西五台县。永安中改属永安郡。北齐属雁门郡。隋大业二年(606)改为五台县。古县名。北魏太和十年(486年)置,治今山西省五台县。属永安郡。北齐、北周属雁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