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代晋国都城。在今山西屯留县南十二里古城村。《史记·晋世家》 索隐引《纪年》:“桓公二十年,赵成侯、韩共侯迁桓公于屯留。”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 引《竹书纪年》:“梁惠成王元年,韩共侯、赵成侯迁晋桓公于屯
在今江苏吴县东南二十里,跨运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苏州府长洲县“宝带桥”条下:“明初,康茂才败张士诚兵于此。”
在今四川广元市南。清嘉庆 《四川通志》卷89广元县: 思贤铺在 “县南二十里”。
即今安徽安庆市北集贤关。《清一统志·安庆府二》: 脊现关 “在怀宁县北十八里脊现岭上,县北连山迤逦,至此而为狭岭,置关其上,以阨舒庐之要。按,脊现关亦作集贤关”。
一名秦岭。即今河南济源市西五十里秦岭山。北周、北齐分界处,为双方攻守要地。《周书·杨㯹传》:西魏大统十二年(546),“及齐神武围玉壁,别令侯景趣齐子岭”。《周书·武帝纪》:建德五年(5
又名揭岭、揭阳岭。今广东揭东、揭西县北莲花山东支。裴渊 《广州记》 列为五岭之一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潮州府揭阳县: 揭阳山在 “县西北百五十里。形势岧峣,南北二支,直抵兴宁、海丰二县界。亦曰揭岭,
即今广西来宾县西南石陵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迁江县:石零堡“在县(治所在今迁江镇)东南三十里。往来者经此,每罹寇患。正德七年设堡于此,筑城置戍”。
西魏置,属利州。治所在东洛城(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西北四十里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广元市西南部地。北周废入平兴郡。西魏置,治东洛县(今四川广元市西南)。北周废。
①即苏示县。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北六十里礼州镇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张嶷传》:后主时为越嶲郡太守,“苏祁邑君冬逢、逢弟隗渠等,已降复反。嶷诛逢”。②北周天和三年(568)于废苏示(祁)县置,为亮善郡治。治
①在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北。《宋史·河渠志》: “石渠之水,则自离堆别而东,与上下马骑乾溪合,凡为堰九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67灌县: 乾溪“在县东北。湔江所经也。……又东北至彭县界,会于王村河”。②在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