虾蟆岭
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克什克腾》: 虾蟆岭 “在旗 (旧驻地在今克什克腾旗东南瑞芝乡) 西南六十里”。
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克什克腾》: 虾蟆岭 “在旗 (旧驻地在今克什克腾旗东南瑞芝乡) 西南六十里”。
明洪武十七年 (1384) 以云远府改置为孟养府,后为麓川思氏所并。三十五年 (1402) 得其地仍称府。永乐二年 (1404) 改置为孟养军民宣慰使司。治今缅甸孟养。正统十三年 (1448) 又为麓
唐武德六年(623)置, 治所在恒安镇(今山西大同市)。七年(624)废。唐武德六年(623年)置,治恒安镇(今山西大同市)。七年省。
在今江苏南京城中华门外。始建于杨吴。明初重修后名聚宝桥, 以聚宝门为名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作“长安桥”,曰:“在聚宝门内。即古长干桥。吴杨溥城金陵,凿濠引秦淮水绕城,置此桥跨之。”
①明洪武四年(1371)置,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。清雍正八年(1730)改置苏州巡司。②明置,属宁番卫。在今四川冕宁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4番卫军民指挥使司:苏州驿在“卫治东”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置
唐贞观元年 (627) 置,为羁縻州,属松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。开元中废。唐贞观元年(627年)以党项部落置,治江源县(今四川松潘县北)。属松州都督府。后地入吐蕃,州废。
元置,在今江西武宁县东南十五里武安山上。《清一统志·南昌府二》 “武安城” 条下: 武安山 “四面如壁,其上平坦。元末邑人胡绍远兄弟保障乡民,于此立寨,亦名武安寨”。
明置,在今广西钦州市西。《清一统志·廉州府》:天板关“在钦州西六十余里”。
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市和鄂温克族自治旗南之伊敏河,为海拉尔河支流。《魏书· 失室传》: “路出和龙北千余里。……又北行十日至啜水,又北行三日有盖水。”古水名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市、鄂温克族自治
即今山西代县城。北魏明帝时,代县徙治于此。
北周武帝初置,属南州。治所在源阴县(今四川万县市西南武陵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万县市西南、忠县东北一带。建德四年 (575) 改为怀德郡。北周时置,治武宁县(今重庆万州区武陵镇)。辖境相当今重庆市万州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