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蛇山

蛇山

①在今辽宁新民市东北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辽州有蛇山。民国 《奉天通志》 卷76新民县: 蛇山在 “城东少北九十里,分为二,东西对峙。因蛇类繁殖,故名”。

②在今辽宁黑山县西南二十五里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 辽州始平军有蛇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广宁卫: 蛇山 “在卫东三十里。岩障稠叠,径路崎岖”。民国 《奉天县志》 卷77黑山县: 蛇山 “三峰鼎峙,素产蛇,因名”。

③又名茶山、长山。即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长江口外之佘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太仓州崇明县: 蛇山“在县东海中,相距约二百余里,一名长山,上有泉石之胜”。

④即黄鹤山。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之蛇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江夏县: 黄鹄山 “一名黄鹤山。在城西南,峭峙江口,与大别对。……今山起城东而达于西南隅,山形蜿蜒,俗名蛇山”。


(1)曾名黄鹤山、黄鹄山。因蜿蜒如蛇得名。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城中。自大东门至长江边,隔江与汉阳龟山对峙。长约2500米。最高点海拔85米。由石英砂岩构成。古为军事要塞。有黄鹤楼、胜象宝塔、陈友谅墓、岳飞亭等名胜古迹。山中段建有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碑。(2)即“茶山(1)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宁家陂

    在今江西浮梁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浮梁县:宁家陂“其水北注于昌江,名小坑港。相传梁末所凿,其旁壤地二千亩有奇。环山背水,道东有豪猪岭。其水北注成港,筑陂分水,西凿岭麓,引为石渠,以资灌溉,所谓宁家陂

  • 磁湖铁务

    北宋置,属大冶县。在今湖北黄石市西铁山区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6大冶县: “磁湖一铁务。”

  • 必出江

    在今青海柴达本盆地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4安定卫:必出江“在安定卫东。明永乐二十二年中,使乔来喜使西域,行至必出江,死于贼”。即此。

  • 罗没宁堡

    又作啰没宁堡。北宋置,属西安州。在今宁夏海原县北蒿川乡东。后废。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西北。北宋属西安州。

  • 安乡关城

    金改安乡关置,属宁州。在今甘肃东乡族自治县西北黄河南岸。元升为安乡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0河州:安乡城“在州东北五十里。吐蕃所置城桥关也”。

  • 芷阳

    战国秦邑,在今陕西西安市东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昭襄王四十年(前267):“悼太子死,归葬芷阳。”秦始皇于此置芷阳县。古邑名。战国秦邑。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北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昭襄王四十年(前267年)

  • 韮园

    在今陕西西安市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太元十年 (385),前秦将李辨、都水使者彭和正 “屯于韮园”。秦王苻坚召之,不至。寻 “坚过袭韮园,李辨奔燕,彭和正慙,自杀”。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。《资治通鉴》

  • 府谷县

    五代梁乾化元年 (911) 升府谷镇置,为府州治。治所在今陕西府谷县境。次年迁至留得人堡(今陕西府谷县城)。元属葭州。清属榆林府。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在陕西省东北端,东隔黄河与山

  • 焦戴镇

    北宋置,属蓝田县。即今陕西蓝田县西南三十里焦岱镇。古镇名。北宋置,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。

  • 东茶溪

    在今贵州锦屏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黎平府欧阳司:东茶溪“在司东北。出东茶山,流入亮寨界,下流合于湖耳司之朗溪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