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西岳庙

西岳庙

又称华岳庙。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北五里岳镇东端。是历代帝王祭祀西岳华山之处。原庙系汉武帝时所建,称“集灵宫”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华阴县:“太华山在南,有祠。……集灵宫,武帝起。”在华山脚下黄甫峪口。北魏兴光元年(454)迁建于此,改名西岳庙。历代均有修茸。现存为明清建筑,有灏灵殿、金天门、灵星门、午门、灏灵门、五凤楼、万寿阁等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(1)古迹名。在陕西省华阴市华山下5千米之岳镇东端,西距华阴市约1.5千米。据县志载:庙建于西汉武帝时,北周天和二年(567年)及唐开成元年(836年)均曾重葺。北宋建隆二年(961年)又大修。明、清两代更多次修葺。建筑极为宏伟,特别是金城门和灏灵殿,气势壮丽,历代帝王来陕,多在此驻跸。庙内碑石很多,现存的有北周时的华阴庙碑、北宋程琳谒祠题刻、明嘉靖重刻唐玄宗御制华山碑铭、宋刻郭宗冒书太华山记石幢、明刻华山图、明嘉靖重修西岳庙碑和清乾隆帝御书“岳莲灵澍”等。1997年后修复了庙周城墙、五凤楼、万寿阁、望河楼等建筑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(2)区片名。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东南部。东起双龙桥,西至西昌路;南至环城南路,北邻土桥村。明、清建有西岳庙(1952年已拆除),是昆明五岳庙(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岳庙)之一,附近多为农田。1949年解放后,逐渐发展为居民区,以庙得名。是市区西南部居民较密集,商业较繁荣的地区。

西岳庙棂星门


猜你喜欢

  • 陈家冈

    在今湖北宜昌县东南。清设把总、外委驻守。

  • 正太铁路

    原拟从今河北正定修至太原,后为避开滹沱河大桥工程,改以石家庄为起点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4)动工修建,三十三年(1907)建成。全长243公里。今称石太线。石太铁路旧称。

  • 黑堡城

    又名稍直口。北宋咸平中筑。在今天津市西稍直口。

  • 奉政原

    在今陕西高陵县南十里。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 卷17: 奉政原 “东西长三十里,南北阔三里”。光绪 《高陵县志》 卷1: 奉政原 “自泾阳来,过县达临潼,延及百里,高者四五丈,泾、渭之不得北徙者,此也”。

  • 乌雷县

    唐总章元年(668)置,属陆州。治所在今广西钦州市东南乌雷村。《元和志》卷38乌雷县:“因乌雷州为名。”天宝初属玉山郡,乾元初复属陆州。大历三年(768)移治今越南芒街东南玉山。北宋开宝中废。古县名。

  • 汝城县

    东晋升平二年(358)分晋宁县置,属桂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汝城县南十五里城郭村。南朝陈改为卢阳县。唐天宝元年(724)改义昌县,五代唐改郴义县,北宋改桂阳县。1913年复名汝城县,后属湖南衡阳道。治所即

  • 青衣

    指今四川乐山市。《晋书·李势载记》: 东晋永和三年 (347),“大司马桓温率水军伐势。温次青衣,势大发军距守”。宋郭允蹈 《蜀鉴》: “青衣,今嘉州。”见“葵青区”。

  • 铜仁长官司

    明洪武五年 (1372) 改铜人大小江等处长官司置,属思南宣慰司。治所即今贵州铜仁市。万历二十六年 (1598) 改为铜仁县。明洪武初改铜人大小江等处军民长官司置,治今贵州省铜仁市。属思南宣慰司。辖境

  • 典巴土司

    一作克典巴土司。清雍正时置,属西宁办事大臣。为玉树四十族之一。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西境。乾隆 《西宁府新志》 卷19 “塞外贡马番族”中,有 “住牧多洛尼托克地方典巴族”。清末并入安冲土司。

  • 枫香坪堡

    亦作香坪堡。北宋置,属莳竹县。在今湖南绥宁县西南寨市镇西北。清又名枫香堡。又称枫香堡。宋置,在今湖南省绥宁县西南。属绥宁县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