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舞阳县
①北魏孝昌中,为襄州期城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舞钢市西。东魏改为临舞县。
②北魏天安元年(466)置,属襄城郡。治所在今河南舞阳县西北。正光中废。东魏兴和二年(540)复置,属广州定陵郡。后废。
古县名。北魏孝昌中置,治今河南省舞阳县西。属襄城郡。东魏改为临舞县。
①北魏孝昌中,为襄州期城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舞钢市西。东魏改为临舞县。
②北魏天安元年(466)置,属襄城郡。治所在今河南舞阳县西北。正光中废。东魏兴和二年(540)复置,属广州定陵郡。后废。
古县名。北魏孝昌中置,治今河南省舞阳县西。属襄城郡。东魏改为临舞县。
明永乐八年(1410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(库页岛)中部纳比耳河流域。后废。
又作格楞河。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格林河。《明太宗实录》 卷62: 永乐七年 (1409) 二月丁卯,“葛林河等处女直野人头目秃里木等百十二人来朝,设葛林河、把城、扎肥河、忽石斤、扎岭
南朝梁置,属安州。治所在宋广县(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陆屋镇)。隋开皇九年(589)平陈后废。南朝梁置,治宋广县(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陆屋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西南一带。隋开皇时废。
即直河关。在今湖北钟祥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安陆府》:池河关“在钟祥县西北十五里”。
三国魏改合乡县置。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滕州市东二十三里。西晋复为合乡县。古县名。三国魏改合乡县置,治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北。属东海国。西晋复为合乡县。
在今北京市海淀东北。明蒋一葵《长安客话》卷4:青龙桥“其北斜界百望山,是山丛丛磈,背而去者百里犹见其峰,故曰百望”。清初改名望儿山。
在今江西波阳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饶州府》: 表恩山 “在鄱阳县西南四十里。滨鄱阳湖。每春水涨,则山在湖中”。
在今山东单县西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2单县:大陵山“地高耸,水不能啮。俗谓之土山。山下有长堤,以捍黄河”。
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为林州治。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南下湾镇。六年 (623) 为绣州治。天宝初为常宁郡治,乾元初属复为绣州治。北宋开宝六年 (973) 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
元置,在今湖北咸宁市北。明改为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