调风市
即今广东雷州市东南八十二里调风镇。明万历 《雷州府志》 卷4海康县: 调风墟在 “县东”。清光绪 《广东舆地图说》 卷8海康县: 调社 “往来大道有调风墟”。
即今广东雷州市东南八十二里调风镇。明万历 《雷州府志》 卷4海康县: 调风墟在 “县东”。清光绪 《广东舆地图说》 卷8海康县: 调社 “往来大道有调风墟”。
在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西南白沙沱镇东长江中小岛(小南海)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巴志》:巴国“又立市于龟亭北岸,今新市里是也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75重庆府:龟停山“在江津县西一里岷江中。若龟形。有古精舍。
在今浙江宁波市东北江南乡。产海盐。宋《宝庆四明志》 卷6盐课有 “清泉场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定海县 “管界寨” 条下: “又清泉场盐课司,在县 (今镇海区) 南十里。”
即今湖北广水市东南李店乡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应山县南有李店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33应山县:李店“在城东南四十里”。集镇名。在安徽省怀宁县西南部。雷埠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450。产稻、油菜籽、桃、
唐武德七年 (624) 置,为南云州治。治所在今云南弥渡县南二十里寅街。贞观三年 (629)为匡州治。天宝后废。唐武德七年(587年)置,治今云南省祥云县境内。后废。
1945年春晋冀鲁豫边区由新绛县南部和闻喜县北部析置,属太岳区。治所在今山西新绛县南。后撤销。旧县名。太岳解放区设。1945年由山西省新绛县南部和闻喜县北部析置。1948年撤销,仍归各县。
在今青海贵德县东北,属祁连山脉。近东西走向。平均海拔3500米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西宁府西宁县: 西南有拉脊山。又称小积石山、拉鸡山、唐述山。在青海省东部西宁市、贵德县间。为日月山东延部分。近东西走
北宋庆历五年(1045)置,属秦州。在今甘肃甘谷县西北境。
在今台湾省新竹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台湾府》:凤山溪“在彰化县竹堑溪之北。《通志》:源发查内山,西流至小凤山埔入于海”。
大理时改会川都督府置,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。元至元中改为会川路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复为会川府,属云南布政司,寻改属四川布政司。二十六年(1393)废,二十七年(1394)复置,辖境相当今四川会理、
即今江苏武进县东北郑陆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阳湖县图: 东北有郑六桥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