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賨城

賨城

①战国时古賨国城。在今四川渠县东北七十四里土溪乡南城坝古城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巴志》: “长老言,宕渠盖故賨国,今有賨城、卢城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 卷162渠州: 古賨国,“ 《元和郡县志》 曰: 故賨城在流江县东北七十里。《晋中兴书》: 賨者,廪君之苗裔也。巴氏子务相乘土船而浮,众异之,立为廪君,子孙列布于巴中。秦并天下,薄其赋税,人出钱四十,巴人谓赋为賨,遂因名焉。后佐高祖定天下,喜歌舞,所谓巴渝舞也”。

②唐新宁县城。在今四川开江县东南三十里高锋乡 (旧县坝)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新宁县: “贞观八年,移治賨城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137新宁县: “唐贞观八年,自今县西北十里移魏所置新宁县于废开州城,其城俗呼谓之賨城。” 即今县理是也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平北县

    ①1935年4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,治治城(今四川北川县西北治城羌族乡)。同年5月废。②1946年5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平原、禹城二县析置,治王凤楼村(今山东平原县东王凤楼镇)。取二县首字为名。1950年

  • 白象镇

    在今湖南江永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永明县:白象镇“本白象堡。宋开宝三年,潘美伐南汉, 自道州而进,次于白象。或作白霞,误也。向置巡司于此,今革”。《清一统志·永州府二》:白象镇“在永明县(今江永县

  • 蜀束水

    即今吉林永吉县北境松花江支流团山子河。《金史· 欢都传》: “初,乌扎萨部有美女名罢敌悔,青岭东混同江蜀束水人掠而去。” 即此。

  • 平潮镇

    一名三十里埠。即今江苏通州市(金沙镇)西六十二里平潮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通州(今南通市):“平潮镇在城西三十里。”在江苏省通州市西部、通扬运河西岸,西邻如皋市。面积62平方千米。人口8万。镇人民

  • 滃山

    在今贵州福泉县北六十里。 极幽峻。 明郭子章《黔记》 卷8:滃山 “山高林深, 雾滃郁”。

  • 马村砦

    北宋置,属任丘县。在今河北任丘市西。政和三年(1113)改为安定砦。

  • 寒泉

    ①在今山西沁源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3沁源县: “寒泉在县东北五十里青裹山上,……西南流入沁河。”②在今江西萍乡市东二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8袁州: 寒泉 “溉田甚广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萍乡

  • 上罗计长官司

    元至元间置,属叙南等处蛮夷宣抚司。治所在今四川珙县南上罗镇(上罗场)。明废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置,治今四川省珙县南上罗乡。属叙南宣抚司。明初废。

  • 玄妙观

    ①又作元妙观。在今江苏常州市东南四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0常州府:玄妙观“晋建。宋名天庆,元改今名。观壁有画龙,相传仙人李怀仁所画”。②在今江苏苏州市中心观前街。始建于西晋咸宁二年(276),初名真庆道

  • 黄陂湖

    在今安徽庐江县东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庐江县: 黄陂湖在 “县东南十五里。周八里许”。《清一统志 · 庐州府一》: 黄陂湖“径八里,西连沙湖,受县河及四山之水,东出缺口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