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资水

资水

①即今河北磁水。《寰宇记》 卷60无极县:资河 “从镇州九门县东北界,资河水入无极界,东南入滹沱河”。即此。

②在今湖南省中部。南源夫夷水出广西资源县南,西源赦水出城步苗族自治县北,在邵阳县汇合后,北流经新化、安化等县折向东,经益阳市到湘阴县临资口入洞庭湖。长674公里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零陵郡都梁侯国: “路山,资水所出,东北至益阳入沅。” 《水经》: “资水出零陵郡都梁县路山,东北过夫夷县,东北过邵陵县之北,又东北过益阳县北,又东与沅水合于湖中,东北入于江也。” 郦道元注: “资水出武陵郡无阳县界唐乣山,盖路山之别名也,谓之大溪水,东北径邵陵郡武冈县南。大溪径建兴县南,又径都梁县南…… (邵陵) 县治郡下,南临大溪,水径其北,谓之邵陵水……自下东北出益阳县,其间径流山峡,名之为茱萸江,盖水变名也。茱萸江又东径益阳县北,又谓之资水……所入 (洞庭湖) 之处,谓之益阳江口。”


在湖南省中部。为洞庭湖四大水系之一。南源夫夷水出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南,西源赦水出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北,两源在湖南省邵阳县双江口汇合,北流经新化、安化等县折向东,经益阳市分为两支,一支在杨柳潭入南洞庭湖,一支在临资口入湘江。长653千米,流域面积2.8万平方千米。多年平均流量707米3/秒。主要支流有大泽江、渠江、邵水等。上、中游河道弯曲多险滩。河源至河口落差约400多米,水力蕴藏丰富。建有柘溪水库和水电站。桃江以下可通航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马面山

    在今广西贵港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贵县:马面山“在县北九十里”。

  • 三新妇山

    一名石新妇山。在今安徽祁门县东北三十里,北接黟县武亭山。《寰宇记》卷104祁门县:三新妇山“在县城东北。上有三石峰,状如人形。春雨初晴,朝阳晖映,霞翠媛媚,其状若彩服靓妆之饰,因名为三新妇山”。

  • 长风城

    ①在今河南潢川县西南。《魏书·世宗纪》:景明元年(500),“东豫州刺史田益宗破宝卷将吴子阳、邓元起于长风”。即此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齐永元二年(500),“军主吴子阳等出三关侵魏,九月,与魏东豫州刺史

  • 汤家沟镇

    即今安徽枞阳县东北汤沟镇。旧属桐城县。清道光《桐城续修县志》卷1《乡镇》:东乡有汤家沟。

  • 封兴县

    东晋置,属晋康郡。治所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。南朝梁属梁信郡。隋属封州,大业初废入封川县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后又废。古县名。晋末置,治今广东省封开县东北。属晋康郡。南朝宋改属苍梧郡。隋大业初废

  • 石柱城

    在今湖南慈利县境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0澧州:石柱城,“《类要》:在慈利县。山崖有石,耸立如柱”。

  • 铁雨崖

    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北洱海东岸。《清一统志·大理府》 引明杨慎 《游记》: “由鸡额山而南,至铁雨崖,云是罗刹欲背盟逃逝,大士雨铁以止之,是其迹也。”

  • 柳江道

    1914年由原柳江道袭置,属广西省。治马平县 (今广西柳州市)。辖境约当今广西南丹、河池、宜山以东,三江、融安、鹿寨、象州以西,忻城、合山、来宾以北地区。1928年废。1913年2月改柳州府置,治马平

  • 花道

    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。《元史·木华黎传》:元太祖时,“进攻北京,金守将银青率众二十万拒花道逆战,败之,斩首八万余级”。即此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南古山林附近。《元史·木华黎传》:成吉思汗十年(121

  • 苏浑山

    在今新疆疏附县西南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59:苏浑山“其山多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