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赫章县

赫章县

1942年置,属贵州省。治所即今贵州赫章县。


在贵州省西北部,邻接云南省。属毕节地区。面积3235平方千米。人口64.4万,有汉、彝、苗、布依、回等民族,少数民族占21.7%。辖6镇、12乡(含12民族乡)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明初称黑张,系彝语音译,意为“有水塘的山冲”。明中叶改称墨特川。清雍正四年(1726年)复称黑张,旋改赫章。1918年设赫章分县,属威宁县。1942年析威宁县赫章、可乐、野马川、财神堂四区置县,治今址。以驻地赫章命名。1949年属毕节专区,1970年属毕节地区。地处黔西高原山地北部。除西北部尚保存部分高原面外,其余地区河流溯源侵蚀强烈,地表破碎强烈。乌蒙山蜿蜒全境,山峦重叠,属高原中山山地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业以种植玉米、稻、马铃薯、烟草为主。高山地区多种荞麦。土产有生漆、核桃、芸豆、板栗等。有天麻、茯苓、厚朴、党参等药材。煤、铁、钴、硅石、重晶石、萤石、铅、锌矿藏量较丰富。工业以铅、锌采冶为主,还有烤烟、炼铁、玻璃、陶瓷等厂。赤杉、水煤公路在此交会。古迹有可乐古人类文化遗址、可乐古墓群、辅处汉墓、窝摩石刻、石板古彝文“弧耳岩碑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倘迟顿

    唐代通海城路上的要站。在今云南蒙自县东南十四里新安所。

  • 通洛防

    即函谷关城。在今河南新安县。《周书·武帝纪》: 保定五年 (565),“冬十月辛亥,改函谷关城为通洛防”。又 《隋书· 李穆传》: “奉诏筑通洛城。” 唐贞观元年 (627) 新安县移治于此。在今河南

  • 保子砦

    明置,属纳溪县。在今四川纳溪县西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2纳溪县: 保子砦,“ 《志》 云:在县西十里。相传武侯南征,尝驻兵于此”。

  • 烈屿市

    即今福建云霄县东南峛屿镇。清嘉庆 《云霄厅志》 卷1 《坊里》 有烈屿。

  • 九真观

    元改邵雍故居为九真观。在今河南洛阳市定鼎路洛河桥南的安乐窝村。祠东华、帝尹、正阳、纯阳、海蟾、重阳、丹阳、长真、长春等九人。今仍祀邵子。

  • 赖州

    唐永徽二年 (651) 置羁縻州,属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。后废。

  • 牧马陂

    即长丰泊。在今河南浚县西二十里。《宋史· 河渠志一》: 李垂上 《导河形胜书》 曰,“其始作自大伾西八十里,曹公所开运渠东五里,引河水正北稍东十里,破伯禹古堤,径马家陂”,即此。

  • 杼秋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梁国。治所在今安徽砀山县东南六十里。东汉属沛国。《后汉书·盖延列传》:建武二年 (26),盖延伐刘永,“永弃军走谯,延进攻,拔薛,斩其鲁郡太守,而彭城、扶阳、杼秋、萧皆降”。东晋废。②南朝

  • 尘外亭

    在今江西赣州市东龚公山顶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2赣州:尘外亭“龚公崖顶有尘外亭,在州治东。形势最高绝,下瞰环城如巨囿,凡四境之山川可以枚阅。东坡诗曰,却立浮云端,俯视万井丽”。

  • 青苗陂

    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北白帝镇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7夔州: 杜少陵故宅 “东屯有青苗陂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69夔州府奉节县: 青苗陂 “在瞿唐东。蓄水溉田,民赖其利”。唐杜甫 《夔州歌十绝句》 诗云:“东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