赶牛河
在今江苏沛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9徐州沛县: “赶牛沟亦在县东北。出滕县五花泉,至县界三河口,与沙、薛二河合。明嘉靖中,开新河,遏之西,合鲇鱼泉,注于新河。”
在今江苏沛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9徐州沛县: “赶牛沟亦在县东北。出滕县五花泉,至县界三河口,与沙、薛二河合。明嘉靖中,开新河,遏之西,合鲇鱼泉,注于新河。”
秦置,为黔中郡治。治所即今湖南常德市。西汉属武陵郡。东汉为武陵郡治。隋改为武陵县。《水经·沅水注》: “沅水又东径临沅县南。县南临沅水,因以为名。”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湖南省常德市西。以南临沅水得名。
一名九莲峰。即今福建政和县东南洞宫山。《新定九域志》 卷9建州: 洞宫山,“ 《图经》云: 洞中有莲花石,又尝有人游之,获石龟、鹤、藤、竹、仙绳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建宁府政和县:洞宫山 “在县东南
在今河南灵宝市西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·中次六经》:“夸父之山,其木多棕楠,多竹箭,其兽多㸲牛、羬牛,其鸟多。其阳多玉,其阴多铁。其北有林焉,名曰桃林。是广员
北宋置,属西安州绥戎堡。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。后废。
在今甘肃泾川县西南十五里。《宋史·曲端传》: 南宋建炎二年 (1128),“金游骑入境,端遣副将吴玠据青溪岭,与战大破之”。即此。
在今河北涿州市东北。《辽史·圣宗纪二》: 统和四年 (986) 三月,“宋兵入涿州。……时上与皇太后驻兵驼罗口,诏趣东征兵马以为应援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北省涿州市东北。《辽史·圣宗纪》:统和四年(986年
①即今辽宁北票市东帽子山。民国 《朝阳县志》卷12: 莲花山 “距县百八十余里,位于县治之东北,高可七八里,石峰层立,望若已开之莲花,故名”。山峰之东南面,石壁陡立约三四十丈,下有石洞三: 曰乾洞、曰
①古地区名。周成王时,周、召二公以陕陌(今河南陕县西南) 为界,陕陌以东归周公治理,以西归召公治理。后人一般认为陕指陕陌而言,因称陕陌以西地区为陕西。②唐方镇名。上元元年 (760) 改陕虢华节度置,
在今广东高明市(高明镇)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高明县:赤麻径“在县(治今明城镇)东南三十里, 为新会贼往来门户,……设官兵戍守”。
在今湖南澧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澧州:三江口关在“州西北二十里。……皆昔时置戍屯兵之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