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里县
1927年置,属云南普洱道。治所即今云南景洪市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53年撤销,并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。
旧县名。1929年由普思沿边行政总局第一区改置,治景德(车里,今云南省景洪市驻地景洪镇)。1954年撤销,分设区级版纳景洪、版纳勐龙、版纳勐养、版纳勐旺。1957年合并改为版纳景洪(县级),驻地不变。1960年改名景洪县。
1927年置,属云南普洱道。治所即今云南景洪市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53年撤销,并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。
旧县名。1929年由普思沿边行政总局第一区改置,治景德(车里,今云南省景洪市驻地景洪镇)。1954年撤销,分设区级版纳景洪、版纳勐龙、版纳勐养、版纳勐旺。1957年合并改为版纳景洪(县级),驻地不变。1960年改名景洪县。
北周建德六年 (577) 置,为芳州治。治所在今甘肃迭部县东南。隋属同昌郡。唐初省入常芬县。
在今四川邛崃市西南。《寰宇记》卷75临邛县:石盘戍“在县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1邛州:石盘戍“在州西百里。相传诸葛武侯征羌驻军于此。俗呼望军顶。与獠界相接”。
在今湖北孝感市孝南区东南五十里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明永乐十年(1412)置,在今内蒙古海拉尔市东七十余里威托海河流域。后废。明永乐十年(1412年)设,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东、牙克市西威托海河流域。后废。
北宋元丰四年 (1081) 置,属邵州。治所在今湖南绥宁县西南莳竹村。崇宁四年 (1105)废。古县名。北宋元丰四年(1081年)置,治今湖南省绥宁县西南。属邵州。崇宁四年(1105年)废。
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南。《寰宇记》卷29华州渭南县:“半日村,此村山高蔽亏,阳影常照其一半。”故名。唐郎士元为渭南尉,构半日村别业。钱起有《题郎士元半日吴村别业》,士元又有《酬王季友题半日村别业》诗。
在今福建平和县东三十六里文峰乡九层岩峡谷中。唐咸通七年(866)僧义中创建。清末重建。分前后两组,前组有山门、钟鼓楼、大雄宝殿,后组有祖殿、塔殿、斋堂等。塔殿内有明李宓书《重刻唐王讽漳州三平大师碑》等
在今四川大足县南四十里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名胜记》 卷17大足县: “唐贞观时,渔人郭福者,夜捕鱼,见水际有光。即之,有蚌如斗。剖得珠径寸。献之。太宗赐以积善井碑,碣存。”
一作浦市镇。即今湖南泸溪县南四十四里浦市镇。《宋史·蛮夷二》: 南宋乾道七年 (1171),前知辰州章才邵言: “沅陵之浦口,地平衍膏腴,多水田…其地当沅、靖二州水陆之冲,一有蛮隙,则为害不细。” 即
在今河北井陉县西南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井陉县:白眉寨“据山为险,形势雄峻,有天桥,樵采者侧足而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