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楼寨
在今广西隆安县东南二十五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在今广西隆安县东南二十五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北宋置,属蒙城县。在今安徽蒙城县西北三里。《清一统志·颍州府一》: 蒙馆镇 “即古蒙县”。
1945年晋察冀边区由邢台县城区析置,治所即今河北邢台市城区。1947年改为邢台镇(县级)。1953年复置邢台市。在河北省南部。面积1.25万平方千米(市辖区133平方千米)。人口667.4万(市辖区
在今山西昔阳县西南二十五里。《山海经·北次三经》:“少山,其上有金玉,其下有铜,清漳之水出焉,东流于浊漳之水。”古山名。又称揭戾山、漳山、鹿谷山或河逢山。在今山西省昔阳县西南。《山海经》:清漳水出少山
在今广东恩平市西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恩平县:大夹脑营,“嘉靖十一年设”。
在今福建明溪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归化县:伍通隘在“县西二十五里。路出清流县”。
唐贞观五年 (631) 置,后属羁縻炎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或黑水县境。后废。
唐武后天授元年 (690) 改永宁县置,属台州。治所即今浙江台州市西之黄岩区。《寰宇记》卷98: “以其山顶有黄石,故以名之。” 元属台州路,元贞元年 (1295) 改黄岩州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
即今江苏如东县西六十八里双甸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如皋县东有“双甸”。在江苏省如东县西南部、江海河两岸。面积128平方千米。人口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双甸,人口1万。清名双甸,又名双店。1912年定
即今四川成都平原东南之龙泉山。《元和志》卷31:灵池县“分栋山在县东十五里。其地北连秦陇,南入资泸,其于东川郡,此为隔门也”。《寰宇记》卷76阳安县:“在县西七十里。《益州记》云:蜀人谓岭为栋。”明曹
西汉元封元年(前110)置,在今河南内乡县北十里郦城。《史记·建元以来侯者年表》:“下郦,以故瓯骆左将斩西于王功,侯。”即此。《汉书·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》作“下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