钮兀长官司
明宣德八年 (1433) 以和泥之钮兀、五隆二寨置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在今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境。后废。
明宣德八年 (1433) 以和泥之钮兀、五隆二寨置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在今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境。后废。
唐贞观八年 (634) 改西恭州置羁縻州,属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红原、马尔康县境。后废。
①在今江苏铜山县南七十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 彭城有徐山。②在今江苏邳州市北。《博物志》 卷7: 徐偃王“为楚所败,逃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,百姓随之者以万数,后遂名其山为徐山”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 下邳郡
亦作松岍岭。在今辽宁建平县北、内蒙古老哈河东,沿河南北走向山脉。隋、唐时为奚族与契丹族游牧分界线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“营州西北百里曰松陉岭,其西奚,其东契丹。”古山名。即今辽宁省建平县北、内蒙古自
①亦名高城岭。在今广西岑溪县北二十二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09藤州: 高城岭 “在岑溪县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8岑溪县: 高城山 “蟠结高远。土人以为石城。岭有巨石如人立状”。②亦名石城山、石矩山。
今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推河、塔楚河之南的古尔班博克多山。在杭爱山之南。一说即推河上源地杭爱山。《史记· 匈奴列传》: 太初二年 (前103),赵破奴 “将二万余骑出朔方西北二千余里,期至浚稽山而还”。《
即今安徽全椒县西管坝乡。民国 《全椒县志》 卷1: 管家坝街 “距城七十里,街长不及一里,俱市肆”。
1941年10月晋冀鲁豫边区由沁水县析置,属太岳区。治南阳村(今山西沁水县西南南阳村)。1947年撤销,与士敏县合并,复置沁水县。旧县名。太岳抗日根据地设。1941年由山西省沁水县南部析置。以位县南得
即朱家曲镇。在今河南尉氏县西南朱曲乡。《清一统志·开封府二》 引《旧志》:“洧水于此回曲而东, 因名。”在河南省尉氏县西南部。面积54平方千米。人口4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朱曲,人口 3600。因村在河
在今福建永春县西南十二里奎峰山麓。旧名詹岩。南宋乾道间,乡人颜应时、陈朴尝在此读书,同登进士,遂改奎峰山为魁星山,改詹岩为魁星岩。岩宇始建于唐会昌年间,历代均有重修。为重檐歇山式砖木结构,面阔五间,进
北宋熙宁七年 (1074) 置,属河南府。治所在今河南孟津县东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1: 阜财监“铸铜钱”。金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