闵山
在今安徽潜山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潜山:闵山“在县西八十里。有果老岭。产茶甚佳,山最深处曰蟠山,以蟠曲名”。
在今安徽潜山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潜山:闵山“在县西八十里。有果老岭。产茶甚佳,山最深处曰蟠山,以蟠曲名”。
亦作廊厦市。即今浙江余姚市西北朗霞镇。清光绪 《余姚县志》 卷1 《市肆》 有廊下市。
即今江苏丹阳市东南十五里陵口镇。南朝齐、梁诸陵,多在金牛山旁,此为入陵之口,故名。又名武进口,因南朝萧氏为武进人。《南齐书·王敬则传》: 永泰元年 (498) 王敬则反,武进陵口,恸哭乘肩舆而前”。即
原名延贤堂,又名听讼堂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内。《宋书·文帝纪》:元嘉三年(426),“车驾临延贤堂听讼”。唐许嵩《建康实录》卷17:南朝梁天监六年(507),改“听讼堂为仪贤堂”。《梁书·侯景传》:太
即今江苏泗阳县东二十里来安乡。《清一统志·淮安府二》 “众兴集”条下引《册说》谓“二十里至来安集”。
在今江苏江阴市南南闸镇。为五泻水上之闸。《宋史·河渠七》: 南宋乾道二年 (1166)“以漕臣姜诜等言,造蔡泾闸及开申港上流横石,次浚利港以泄水势”。又称南闸、下闸。在今江苏省江阴市南南闸镇锡澄运河上
①北宋置,属延安府延川县。即今陕西延川县西北永坪镇。②北宋置,属邕州。治所在今越南谅山省南禄平。元以后废。③即今福建武平县北永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武平县“象洞寨”条下:“又永平砦,在县北六十余里,地
①战国燕置,治所在襄平(今辽宁辽阳市老城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大凌河以东、开原市以南,朝鲜清川江下游以北地区。西晋改为辽东国。后复为郡。十六国后燕时地入高句丽。北燕侨治辽东郡于今辽宁西部。北魏废。②隋大业
在今甘肃环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3庆州马领县:“隋义宁二年于今县治北四十里百家堡置马领县。”《资治通鉴》:唐武德七年(624)六月,庆州都督杨文干反,七月,“杨文干袭陷宁州,驱掠吏民出据百家堡”。即此。
清雍正二年(1724)置,属宁夏府。治所即今宁夏平罗县。《平罗纪略》:“明代有虏警,设兵御寇,故曰平虏。”满清忌“虏”字,改“虏”为罗,故称平罗。民国初属甘肃宁夏道。1928年属宁夏省。1958年后属
南朝梁太平三年(558)置,治所在江阴县(今江苏江阴市)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。南朝梁太平二年(557年)置,治江阴县(今江苏江阴市)。属南徐州。辖境约当今江苏省江阴市一带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