阎村店
在今河北成安县东北十八里阎村,北临肥乡县。清设堡。《清一统志 · 广平府二》“郭方堡” 条下: 阎村堡 “在 (成安) 县东北十八里”。
在今河北成安县东北十八里阎村,北临肥乡县。清设堡。《清一统志 · 广平府二》“郭方堡” 条下: 阎村堡 “在 (成安) 县东北十八里”。
即今安徽涡阳县东北二十六里龙山乡。北齐置龙山县于此。
即今黑龙江省漠河县东北兴安乡连崟村。民国熊知白《东三省县治经要》黑龙江省漠河县:“县属连崟镇,距县市二百八十里。距金山镇七百二十里。后面负山,隔江与俄领黑龙州嘎零得市相对。……近年全恃采金劳动者四千人
唐方镇名。上元元年(760)置,治所在凤翔府(今陕西凤翔县)。建中四年(783)建号保义军。唐方镇名。上元元年(760年)置,治凤翔府(今陕西凤翔县)。建中四年(783年)改名保义军。
1943年晋冀鲁豫边区以陵县改名,治所即今山东陵县。为纪念牺牲于此的吴匡五县长而命名。1949年复名陵县。旧县名。山东解放区设。1941年由陵县改置,治今山东省曲阜市陵城镇。以纪念抗日战争牺牲的吴匡五
明正统八年 (1443) 升南甸州置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在蛮干 (今云南梁河县东北四里九保街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梁河县,陇川、盈江两县北部及缅甸部分地区。清属腾越厅,乾隆四十二年(1777) 迁治永安城
古地名。在今浙江诸暨县东北。《水经·渐江水注》: “允常卒,句践称王,都于会稽,《吴越春秋》 所谓越王都埤中,在诸暨北界,山阴康乐里有地名邑中者是。” 按: 今本 《吴越春秋》 无此文。埤中亦不能确指
在今四川万源市北。民国 《万源县志》 卷2: 滚龙坡 “在治北六十里,交镇巴界,为川陕要道。建有石卡。清时每年十月初 一日,川陕两省总镇会哨于此”。
即今四川温江县西杨柳河。《元和志》 卷31温江县: “大江,俗谓之温江,南流经县一里。出麸金。” 《清一统志·成都府一》: 杨柳河 “在温江县西南。……即 《元和志》 之温江也”。
即今福建邵武市西南和平镇。清时邵武县丞及把总驻此。即今福建省邵武市西南禾坪。清邵武县丞及把总驻此。
一名董杜原。在今河南灵宝市西 (鸠水上游与文峪水上游之间)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玉涧水“南出玉溪,北流径皇天原西。……方可里余,三面壁立,高千许仞,汉世祭天于其上,名之为皇天原。上有汉武帝思子台”。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