阜东县
1941年10月苏北革命根据地析阜宁县东部地置,属盐阜区。治东坎镇 (今江苏滨海县境)。以在阜宁县东而得名。1949年1月撤销,并入滨海县。
旧县名。(1)冀南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由河北省阜城、东光两县析置。以两县首字为名。治今景县孙镇,1946年迁阜城县城。1949年仍并入阜城县。(2)盐阜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由江苏省阜宁县东部析置。以地处县东得名。治东坎镇(今滨海县城)。1949年撤销,并入滨海县。
1941年10月苏北革命根据地析阜宁县东部地置,属盐阜区。治东坎镇 (今江苏滨海县境)。以在阜宁县东而得名。1949年1月撤销,并入滨海县。
旧县名。(1)冀南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由河北省阜城、东光两县析置。以两县首字为名。治今景县孙镇,1946年迁阜城县城。1949年仍并入阜城县。(2)盐阜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由江苏省阜宁县东部析置。以地处县东得名。治东坎镇(今滨海县城)。1949年撤销,并入滨海县。
即今黑龙江省宾县治。民国魏声龢《吉林地志》:“宾县,土名苇子沟。”
又作爱拉克泊。即今蒙古国乌布苏省艾拉格湖。《嘉庆会典图》卷132科布多图说:“扎布噶河自扎萨克图汗西北流,……又西北会奇勒稽思泊、爱拉克泊水。”
在今安徽寿县肥河上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周显德三年 (956),世宗征淮南至寿春城下,营于淝水之阳,“上行视水寨,至淝桥,自取一石,马上持之至寨以供砲,从官过桥者人赍一石。太祖皇帝乘皮船入寿春濠中,城
①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东巴州置,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北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168引 《十道记》: “集州以东北有集水,因以为名。” 北周天和五年 (570) 移治难江县 (今四川南江县)。辖境相当
即今江西会昌县南八十五里白埠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9:会昌县南有白埠墟。
即今浙江衢县东北三十六里莲花乡。民国《衢县志·碑碣志》: “五代时莲开花五色,异香袭人,故称莲花。”
一作胡阳县。秦置,西汉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唐河县南六十六里湖阳镇。西晋废。北魏太和二十二年 (498) 复置,为西淮安郡治。北周为升平郡治。隋开皇初为湖州治。大业初属舂陵郡。唐属唐州。金贞祐元年 (
唐武德五年 (622) 改毗善县置,属儋州。治所在今海南省临高县西北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属昌化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属儋州。五代南汉时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改毗善县置,治今海南
唐西南地区乌蛮国六部的总称。即越析诏(在今云南宾川县)、浪穹诏(在今洱源县)、邆赕诏(在今洱源县东南邓川)、施浪诏(在今洱源县东)、蒙巂诏、蒙舍诏(二诏俱在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北境)。“诏”意即王。蒙
北宋置,属西宁州。在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西南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西宁州: 绥边砦 “旧名宗谷,崇宁三年建筑,后改今名。……南至西宁州界三十二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