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阳苴咩城

阳苴咩城

又作羊苴咩城,简称苴咩城。在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一带。唐广德二年(764)阁罗凤创筑,大历十四年(779)异牟寻迁都于此。后又称西京、中都。五代时,长和、天兴、义宁政权皆建都于此。宋时大理亦都此,又称大理城、紫城、皇都。至蒙古宪宗三年(1253)忽必烈率师平大理,为都历时四百八十九年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7引《云南纪》:“羊苴咩城在点苍山中峰下,即古楪榆城也,蛮语讹为羊苴咩,亦曰阳苴咩城,南去太和城十余里。”《滇海虞衡志》卷7:“羊于滇中为盛,故太和古城曰羊苴咩城,苴者幼也,咩者幼羊呼母之声也。”意即羔羊城。《新纂云南通志》卷68白文考:“南诏有城曰羊苴芈,意滇在战国时属楚,楚之祖鬻熊为芈姓,故谓之芈熊,名城之意,或以此欤。”向达《蛮书校注》卷5认为:苴咩城者,王城也京城之意也,苴咩前冠以阳或羊字,疑为尊称, 阳苴咩城译以汉言,或即神京也。王元辅《“阳苴咩城”小释》认为系南诏时的民族语即古白语,“咩”为太阳,“苴”为俊,意即美丽的太阳城。(《地名集刊》1984年第2期)王叔武《大理行记校注》认为系彝语,苴咩城即王城。该城西倚点苍山,东临洱海,只有南北两道城墙。方围十五里,南北两道城门遥遥相对,中间为通衢大道相连,城内有五华楼,城边有三塔寺。其外又有龙口、龙尾二城,扼苍山、洱海间,形势险固。北城墙在今大理城北面,遗址犹存。


即“羊苴咩城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普雄

    即今云南建水县东南五十里普雄乡。洪宪元年 (1916) 《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》: 建水县东南有普雄。集镇名。在云南省建水县东南部。普雄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2340。以建村人普雄为名。产稻、玉米

  • 广晋县

    ①西晋太康元年(280)以广昌县改名,为鄱阳郡治。治所在今江西波阳县北石门街镇。南齐属鄱阳郡。陈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,属浩州。八年(625)并入鄱阳县。②五代晋天福初改贵乡县置,为广晋府治。治

  • 万牲园

    即今北京动物园前身。清末乐善园和三贝子花园合并为农业试验场,并于场内设动物园。1908年对外开放,俗称万牲园。1950年改名西郊公园。1955年改称北京动物园。

  • 曲遇

    聚名。在今河南中牟县东。《史记·曹相国世家》:“西击秦将杨熊军于曲遇,破之。”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河南尹中牟县有曲遇聚。古聚落名。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。《史记·曹相国世家》:“西击秦将杨熊军于曲遇,破之

  • 富波县

    又名富陂县。西汉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安徽阜南县东南王化镇附近。东汉建武二年 (26)改为富波侯国,十三年 (37) 废。永元九年 (97) 复置。西晋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,属汝南

  • 秦渡镇

    北宋置,属鄠县。即今陕西户县东秦渡镇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三》: 秦渡镇 “在鄠县东三十里。商贾辐辏,为邑中最盛”。在陕西省户县东部偏北。面积50平方千米。人口5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秦渡,人口7520。

  • 端氏镇

    即今山西沁水县东端氏镇。隋端氏县故治。清置巡司于此。在山西省沁水县东南部。面积257平方千米,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端氏,人口7700。为春秋时晋国端氏邑,故名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成侯十六年(前3

  • 普驮隘

    在今广西西林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泗城府》: 普驮隘 “在西林县西北一百十里。本朝康熙六年建,路达西隆州,山径盘曲最为险要,有兵防汛”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东南普合。清康熙六年(1667年)驻兵防守

  • 智化寺

    在今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胡同东口路北。明司礼监太监王振于正统八年 (1443) 建,初为家庙,后赐名报恩智化禅寺。主要建筑自山门内依次为钟鼓楼、智化门、智化殿及东西配殿 (大智殿、藏殿)、如来殿 (万佛

  • 岢岚河

    即今山西岢岚、兴县境内之岚漪河。源于岢岚县东南,西北流经县城南,又西流至兴县西北入黄河。《寰宇记》 卷50岚谷县: “岢岚河在县东,水从岚州宜芳县走马岭下流出,去县四十里,西入合河县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