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陆良县

陆良县

1913年改陆凉州置,后属云南滇中道。治所即今云南陆良县。民国《云南省陆良县地志资料》:“民国肇兴, 邑人刘星辉以‘凉’之义近薄文,嫌不训,倡首呈请改‘凉’为‘良’,嗣经政府批准,爰有今名。”1916年直属云南省。


在云南省东部。属曲靖市。面积 2096 平方千米。人口60.2万。辖8镇、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中枢镇。取“地方凉爽,气候温和”之意为县名。西汉置同劳县,属益州郡。三国蜀汉属建宁郡。晋为同乐县地。南齐为宁州及建宁郡治。隋属南宁州总管府。唐初复置同乐县,属南宁州。天宝末废。南诏为落温部,属拓东节度。宋大理属石城郡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以落温部改置陆凉州,治今县东北旧州,属曲靖路。北部置芳华县,治今县北芳华镇;南部置河纳县,治今县南河纳村,皆属陆凉州。明陆凉州属曲靖府。洪武二十三年(1390年)置陆凉卫,治今旧城。永乐初,省芳华、河纳二县入陆凉州。清康熙六年(1667年)裁卫入州,移州治于今中枢镇。1913年改为陆凉县,同年改陆良县,属滇中道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50年属宜良专区,1954年属曲靖专区,1970年属曲靖地区,1997年属曲靖市。地处滇东喀斯特高原中部。中部为云南最大的陆良坝子。南盘江从东北往西南流,属珠江水系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为全国农业机械化重点县,省商品粮基地县。农产以稻、玉米、小麦、蚕茧、马铃薯为主,并产烟草、油菜籽。生猪饲养在省内占重要地位,以种猪“陆良猪”著称。多桑园。长毛兔的饲养和蚕茧产量皆居全省首位。特产板鸭和蜜香梨。工业有机械、造纸、水泥、丝绸、化肥、食品、皮革、服装等。为全国电气化试点县之一。南昆铁路经此并设站。曲西、昆江公路在县境呈Y形分布。古迹名胜有爨龙颜碑、千佛塔、钟灵书院、东岳宫、彩色沙林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围场县

    1913年改围场厅置, 后属直隶热河道。治所在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自治县东克勒沟。1928年属热河省。1931年移治锥子山, 即今治。1956年属河北省。1989年改设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。旧县名。19

  • 巫山人遗址

    在今四川巫山县西南庙宇镇东北六里龙骨坡。1985—1988年在此发现古人类化石(门齿和两齿的下颌骨),科学测定为距今201—204万年。又发现人类祖先近亲,距今248万年十多种巨人化石,以及中国黑熊、

  • 沈黎郡

    亦作沈犁郡。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)置,治所在莋都县(今四川汉源县东北)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 注:“臣瓒曰:《茂陵书》沈黎郡治笮都,去长安三千三百三十五里,领县二十一。”辖境相当今四川汉源、石棉、荥经、

  • 富平镇

    即今山东乐陵市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乐陵县: 洪武二年 (1369) “移治富平镇”,即此。古镇名。即今山东省乐陵市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徙乐陵县治此。

  • 广都

    战国蜀之别都。在今四川双流县东中和镇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“蜀以成都、广都、新都为三都,号名城。”秦蜀郡太守李冰“穿广都盐井、诸陂池,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焉”。西汉于此置广都县。

  • 骆口驿

    唐置,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骆谷口。元稹有 《骆口驿诗》。

  • 巴彦岱呼巴海

    在今新疆昭苏县附近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4:“特克斯河又东北二十里,伊克华诺辉水入之。……嘉庆六年, (铜厂)又自哈什移于巴彦岱呼巴海(蒙古语:巴彦岱,谓富者;呼巴海,无草木也。谚名曰三道沟)。即伊

  • 平固镇

    又称平固市。宋置,属赣县。在今江西赣县东。

  • 高阳国

    西晋泰始元年 (265) 置,治所在博陆县(今河北蠡县南十五里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蠡县、博野、肃宁、安新、徐水、清苑县及保定市地。北魏改为高阳郡。西晋泰始元年(265年)置,治博陆县(今河北蠡县南)。属

  • 朝阳岩

    在今湖南永州市西二里潇水西岸。唐元结《朝阳岩铭并序》: “以其东向,遂以朝阳命之。” 《明一统志》 卷65永州府: 朝阳岩 “在府城西潇江之浒。岩有洞。涧自中出,流入湘江”。又称西岩。在湖南省永州市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