雩泉
在今山东诸城市南常山。上有雩泉。宋苏轼《雩泉记》: “熙宁八年春夏旱,轼再祷焉,皆应如响。……乃凿石为井,其深七尺,广三之二。作亭于其上,而名之曰雩泉。”
在今山东诸城市南常山。上有雩泉。宋苏轼《雩泉记》: “熙宁八年春夏旱,轼再祷焉,皆应如响。……乃凿石为井,其深七尺,广三之二。作亭于其上,而名之曰雩泉。”
在今四川重庆市渝中区民权路建设公寓内。为重庆著名古道观。今已不存。
一名马鞍山。在今江苏东海县南。《寰宇记》卷22海州朐山县:“句卢山一名马鞍山,山在县西南一百二里……形勾曲,状似马鞍。”
西藏古地名。约在今曲水县曲水雪。唐时吐蕃曾于此置驿站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载,由农歌驿“百一十里渡姜济河,经吐蕃垦田,二百六十里至卒歌驿”。
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。清设打喜汛。
在今陕西榆林市北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榆林府二》:红山市,“明嘉靖中,与套部互市于花马池。隆庆五年吉农乞贡,复请开市,因立市于此”。
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平乐府一》: 峡头山 “在富川县南二十里。富川经此”。
在今江西赣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赣州府赣县:长步水在“府西北四十里。源出黄塘山,流四十里入赣水”。
西汉置,属魏郡。治所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五十里。汉武帝封赵敬肃王子刘昌于此。东汉废。古县名。西汉元朔三年(前126年)封赵敬肃王子刘昌于此,后改为县,治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南。属魏郡。东汉省。
南朝梁称且末国为末国。都且末城(今新疆且末县西南)。《梁书·诸夷传·末国》:“末国,汉世且末国也。……其王安末琛盘,普通五年遣使来贡献。”
即今湖北老河市东北孟楼镇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 卷34光化县: 孟家楼 “一名新兴集。接河南邓州界,惟西南隅属县辖。在城东北四十五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