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山
①在今浙江宁海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宁海县: 雷山在 “县西三十里。有三十六峰,亦曰三十六雷山”。
②在今广西柳州市南十里。唐柳宗元 《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》: “雷山两崖皆东向,雷水出焉。”
①在今浙江宁海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宁海县: 雷山在 “县西三十里。有三十六峰,亦曰三十六雷山”。
②在今广西柳州市南十里。唐柳宗元 《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》: “雷山两崖皆东向,雷水出焉。”
在今辽宁兴城市东南十五里海中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 兴城县有桃花岛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25辽东都司: 桃花岛 “在宁远卫东一十五里。滨孩,每岁海舟漕运皆泊于此”。舟山群岛属岛。相传秦安期生“尝以醉墨洒于山
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及哈萨克斯坦东北部,注入巴尔喀什湖。《清一统志·伊犁》:伊犁河“古曰伊列河,亦曰伊丽河,又曰帝帝河,即今伊犁河也。东源为空格斯河,西南源为特克斯河,东北源为哈什河,合而西流,
即今广西浦北县西南白石水镇。清宣统《广东舆地全图》合浦县图:北有白石水村。
①在今河北乐亭县东北二十里。《十六春秋·后赵录·石虎传》:建武六年(340),石虎将讨慕容皝“具船万艘, 自河通海,运谷豆千一百万斛于安乐城, 以备征军之调”。②在今河北昌黎县西南。石赵筑城置镇于此。
驿站名。元置,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。
南宋景定中置,治所在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北悦来乡古城坝。元初改为石砫军民府,寻改为军民安抚司。明洪武八年(1375)改为石砫宣抚司。南宋景定中置,治今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北。属忠州。元初改为石
①在今福建莆田县东南海滨。《清一统志·兴化府》: 嵩山 “上有石室,苔纹成 ‘文笔峰’ 三字,宛然如书,刮去复然。旁有石室,俗呼仙姑岩”。②在今山东临朐县西南五十二里。《清 一统志·青州府一》: 嵩山
西汉置,属右扶风。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县(虢镇) 西千河入渭处。东汉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西千河与渭河汇合处。属右扶风。东汉初废。
即今安徽固镇县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“涣水又东径谷阳戍南。”《魏书·薛野䐗传》:熙平二年(517),薛昙尚“除徐州谷阳戍主”。即此。
在今贵州织金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大定府》 “头塘铺”条下:“又有二塘铺……皆戍守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