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杨岔
即今陕西靖边县东南青阳岔镇。1934—1935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赤延县治此。
即今陕西靖边县东南青阳岔镇。1934—1935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赤延县治此。
雅鲁藏布江支流。即今西藏南木林县东南香曲。上游娘热曲和仁堆曲汇流后,称尚河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 卷3: 雅鲁藏布 “江水又东北,有尚河自北来会,水亦曰商河。源出西北绛札拉山,东南流,有造索克布山水西来
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。《吴地记》:“永定寺,梁天监三年苏州刺史吴郡顾彦光舍宅置,陆柬之书额。”南朝梁天监三年(504年)置,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南。
明永乐六年(1408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蚂蜒河流域。后废。明永乐六年(1408年)置,治所今址不详。属奴儿干都司。辖区约今黑龙江省蚂蚁河流域。后废。
唐置,在今江西德安县。贞元中改为场。五代杨吴升为德安县。移场于东北一里。北宋复置蒲塘驿。元改为蒲塘站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德安县“靖安堡” 条内: “ 《志》 云: 县东北一里即故蒲塘驿。杨吴改置于此
①即今山西临县湫水河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河水又南,陵水注之。水出陵川北溪,南径其川,西转入河。”②亦作菱水、溧水。即古之中江。在今江苏溧阳市。《史记·范睢列传》: “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,夜行昼伏,至
有三: 一曰中易水,源出河北易县西,东流至定兴县西南合拒马河。即古武水。《周礼·职方》 并州: “其浸涞、易。” 《战国策· 燕一》: 苏秦北说燕文侯曰,燕 “南有呼沱、易水”。即此。一曰北易水,源出
在今贵州福泉县东五里。横截驿道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平越府“地松河”条下:羊场河“(明)弘治十年,建石梁于其上,曰通济桥,流通马场江, 入麻哈江”。
在今四川泸县北六十里福集镇南玉蟾山。《明史·猛如虎传》:崇祯十三年(1640),张献忠义军攻占泸州,明监军万元吉“将遣大兵南捣其老巢,而伏兵旁塞玉蟾寺”。即此。
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北九岭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桐庐县:九岭在“县东北四十里”。
清光绪十九年 (1893) 置,隶四川省。治所在俾俾塘 (今西藏亚东县东北切马东一里)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