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静慰郡

静慰郡

南朝梁置,属静州。治所在龙平县 (今广西昭平县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昭平县北部地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平陈后废。


南朝梁置,治龙平(今广西昭平县)。辖境相当今昭平县一带。属静州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笃洼

    亦作都洼。即今新疆皮山县东南杜瓦镇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4: 皮山县 “杜瓦,即笃洼,城东南三百里”。

  • 南阴平郡

    西晋永嘉后以阴平流寓置,属梁州。治所阴平县,寄治苌阳县 (在今四川德阳市西北柏隆镇东北隆兴场)。南朝宋属益州。北周改为南阴平县。

  • 雷波卫

    清雍正六年(1728) 改雷波长官司置,属叙州府。治所即今四川雷波县。乾隆二十六年(1761) 改为雷波厅。清雍正六年(1728年)改雷波长官司置,治今四川省雷波县。属叙州府。乾隆二十六年(1761年

  • 列水

    亦作洌水。即今朝鲜大同江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乐浪郡吞列:“分黎山,列水所出,西至黏蝉入海,行八百二十里。”古水名。即今朝鲜大同江。东汉以后又名贝水(贝江)。

  • 城皋亭

    即春秋郑皋鼬邑。在今河南临颍县南。《春秋·定公四年》 杜注: “繁昌县东南有城皋亭。”

  • 淄川路

    蒙古中统五年 (1264) 升淄州置,属中书省。治所在淄川县 (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淄博市、博兴县西部及高青、邹平以东,黄河以南,鲁山以北地。至元二年 (1265) 改为淄莱路。

  • 通明山

    在今辽宁辽阳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辽东都司 “平顶山” 条下: “通明山在司南九十里。山多洞穴,俗名窟龙山。” 民国 《辽阳县志》卷2: 通明山在 “城南七十里千山南。俗谷窟嶐山”。

  • 傅达里噶珊

    又作帕达勒、富达里、富打礼。原为明伏答林站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西岸。清属宁古塔将军。康熙 《皇舆全览图》: 黑龙江下游西岸有 “富打礼噶山”。后属三姓副都统。光绪 《吉林通南》 卷17

  • 通仙渡

    在今浙江武义县西南八十里三港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处州府宣平县: 通仙渡 “出三港渡,路出郡城”。

  • 乾封州

    唐宝应元年 (762) 置,为党项部落州,属秦州都督府。在今甘肃泾川与陕西陇县一带。唐末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