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韶关市

韶关市

1949年析曲江县城区置,属广东省。治所即今广东韶关市。


在广东省北部、北江中下游,邻接湖南、江西两省。面积1.85万平方千米(市辖区346平方千米)。人口314.8万(市辖区53.4万),其中瑶族2.5万,畲族0.5万。辖曲江、武江、浈江3区及仁化、始兴、翁源、新丰4县和乳源瑶族自治县,代管乐昌、南雄2县级市。市人民政府驻北江区。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年)置曲江县,以此为治。三国吴甘露元年(265年)置始兴郡于此直至东晋。南朝宋泰豫元年(472年)改为广兴郡;齐复为始兴郡;梁置东衡州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废郡,改东衡州为韶州。因州北有韶石,相传虞舜南巡时,曾在此吹奏韶乐,故名。隋仁寿初、唐初曾称番州。唐贞观元年(627年)复称韶州。宋因之。元称韶州路。明、清设韶州府。清代在今城区北端设税关,始有韶关之名。1914年设岭南道,1920年直属广东省。1949年底由曲江县析置韶关市(县级),设北江临时委员会于此。1950年升省辖市(地级),设北江专区。1952年改设粤北行政区,1956年设韶关专区。1958年改为县级市。1959年曲江、仁化二县并入韶关市。1961年复设曲江、仁化二县。1970年改称韶关地区,所属不变。1975年曲江县划入升地级市。1983年撤韶关地区,所辖清远、佛冈二县划归广州市,其余十一县归韶关市。1984年设北江、浈江、武江三市辖区,并领曲江等十二县。1988年英德、阳山、连县、连南、连山五县划归清远市,新丰县划入。2003年曲江县改曲江区,北江区撤销并入。属南岭山地及其南麓。地势北高南低,西界石坑崆,海拔1902米,是广东省最高峰。河流属珠江流域的北江水系,支流呈羽状分布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木材蓄积量和产量均居广东省首位,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。金属和非金属矿有70余种,以煤和硫铁矿储量最大,铅、银储量居全国第二位,锌居第三位,钨、锑、铜、铋等储量居省内首位。是广东省重工业和煤炭工业基地之一。主要有采煤、冶金、机械、电子、纺织、化学、建材、森工、医药等部门。农产稻、玉米、甘薯、花生、黄烟等,是新兴的蚕茧、甘蔗、柑橘、苎麻产区。南雄黄烟,仁化、乐昌的白毛茶,马坝油黏米以及三华李、南华李、冬菇、红瓜子、木耳等是主要土特产。为粤、湘、赣三省的交通要冲,京广铁路纵贯,105、107、323国道和坪新、官灯、龙始等公路纵横。北江、浈江和武江、滃江均可通机帆船,韶关机场有定期航班通广州等地。名胜古迹有南华禅寺、韶石山、张九龄墓和乐昌古佛岩、金鸡岭,南雄三影塔、梅关,曲江狮子岩,仁化丹霞山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仙君岭

    在今江西南丰县城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3建昌府:仙君岭“在南丰县揖仙门外。宋曾致尧读书之地,一日忽有羽衣七人被发自外至,环坐室中,故名”。

  • 旧龙池镇

    北宋置,属渠江县。在今四川华蓥市东北天池镇。

  • 巨定湖

    亦作巨淀。在今山东寿光市西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齐郡广县:“为山,浊水所出,东北至广饶入巨定。”《水经·巨洋水注》:“浊水又径臧氏台西,又北径益城西,又北流注巨淀。”又《淄水注》载:淄水“又东径巨淀县

  • 齐克腾木驿

    清光绪年间置,即今新疆鄯善县东七克台镇。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80鄯善县:齐克腾木“回语言得泉水也”。

  • 御息湖

    即诏息湖。在今浙江杭州市东北。宋 《淳祐临安志》 卷10引 《祥符经》 云: 御息湖 “在仁和县东北一十八里。周回三里。故老相传: 秦始皇东游,暂憩于此,因以为名”。

  • 泰卷

    一名大坰。商邑。在今山东定陶县南。《史记·殷本纪》: “汤乃践天子位,平定海内。汤归至于泰卷。”古邑名。又作大垌。在今山东省定陶县南。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汤归至于泰卷。”即此。

  • 柳追和城

    又称柳追和都督城。唐南诏置,属开南节度。即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。南诏后期属银生节度。宋大理废。

  • 堂阜水

    在今山东蒙阴县东南。《水经·沂水注》:堂阜水 “导源堂阜……东南注桑泉水”。

  • 通贤场

    又名国清寺场。即今四川安岳县北四十里通贤镇。清道光 《安岳县志》 卷7: “有场曰通贤,盖以溪名之也。”

  • 慈峪镇

    即今河北灵寿县西北慈峪镇。清有巡司驻此。在河北省灵寿县中东部。面积92.8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慈峪,人口7070。为县东重镇,有农贸市场。原名慈谷,古为县西重镇,有“燕南雄镇”之称,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