顺安州
北宋嘉祐七年 (1062) 置,属邕州左江道。治所在雷火洞 (今广西大新县西北下雷镇)。元丰以后改为下雷州。
北宋嘉祐中置羁縻州。治雷火峒(今广西大新县西北下雷)。元丰以后改为下雷州。
北宋嘉祐七年 (1062) 置,属邕州左江道。治所在雷火洞 (今广西大新县西北下雷镇)。元丰以后改为下雷州。
北宋嘉祐中置羁縻州。治雷火峒(今广西大新县西北下雷)。元丰以后改为下雷州。
辽置,属丰州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乡。金废为振武镇。古县名。辽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。属丰州。金废为镇。
南朝宋元嘉十三年(436)置,属绥建郡。治所在今广东广宁县西南东乡镇。隋属南海郡。唐武德五年(622)属绥州,贞观十三年(639)属广州。北宋开宝六年(973)废。古县名。南朝宋元嘉十三年(436年)
在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石砫宣慰司:“东有石砫山。”《清一统志·石砫厅》:石砫山“在厅东一百二十里,与湖北中路司接界”。
为京绥铁路之支路。自北京西直门站至门头沟京西煤矿。全长26公里。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) 建成。1928年后称平门铁路。
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北。《汉书·龚胜传》:“胜居彭城廉里,后世刻石表其里门。”
即可蒙山。在今四川中江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铜山县:“南可象山,西北私铸山, 皆有铜。”《寰宇记》卷82铜山县:“可蒙山在县西北三十里。高一里。出铜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71中江县:可蒙山“在县西南百
在今甘肃酒泉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3肃州卫:土隗口“在卫北塞外。宋大中祥符二年,契丹伐回鹘,破肃州。先是契丹将肃图王伐回鹘入甘肃,至是复破肃州,尽俘其民,修土隗口故城以实之”。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新州置,治所在昌城县 (今四川三台县)。《元和志》 卷33梓州: “因梓潼水为名。” 大业三年 (607) 改为新城郡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为梓州。天宝元年 (742
在今陕西眉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5郿县: 清湫镇 “在县东二十里。元置镇于此,以近清湫水而名”。
清初改靖虏卫置,属陕西行都司。治所即今甘肃靖远县。雍正二年 (1724) 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