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云桥
在今江苏沛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徐州沛县:飞云桥“在城南。泡水经其下,入泗水。为往来津要。明正德四年,大河决于此,入运河。嘉靖八年,飞云桥之水北徙入鱼台。三十七年,支流复冲入飞云桥。四十四年,泛滥益甚,为漕害。万历以后,遏河南徙,横决始免”。
在今江苏省沛县南,跨泡水(即丰水)上。为往来要津。明正德四年(1509年),黄河徙决,由此入运。嘉靖以后曾多次为黄河支流所经。
在今江苏沛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徐州沛县:飞云桥“在城南。泡水经其下,入泗水。为往来津要。明正德四年,大河决于此,入运河。嘉靖八年,飞云桥之水北徙入鱼台。三十七年,支流复冲入飞云桥。四十四年,泛滥益甚,为漕害。万历以后,遏河南徙,横决始免”。
在今江苏省沛县南,跨泡水(即丰水)上。为往来要津。明正德四年(1509年),黄河徙决,由此入运。嘉靖以后曾多次为黄河支流所经。
在今蒙古国西南部。《后汉书·窦固传》:永平十六年(73),伐北匈奴,“耿秉、秦彭率武威、陇西、天水募士及羌胡万骑出居延塞。……耿秉、秦彭绝漠六百余里,至三木楼山”。即此。古山名。约今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
又名鲁阳五堰。唐景福元年(892)台濛筑。在今江苏高淳县东。《新唐书·杨行密传》:“孙儒围行密宣州,凡五月不解。台濛作鲁阳五堰,拖轻舸馈粮,故行密军不困,卒破孙儒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17建康府:银淋堰,
在今陕西宁强县北金牛驿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乾化元年 (911),“蜀王宗弼败岐兵于金牛,拔十六寨”。北宋置金牛镇。即今陕西省宁强县北大安镇。五代梁乾化元年(911年)蜀将王宗弼败岐兵于此。北宋为金牛
①即今江苏溧阳市西南渡镇。清光绪重刊《溧阳县志》 卷2: 南渡镇在 “县西三十六里,东坝孔道”。②即今广西岑溪县西南四十里南渡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(1)在江苏省溧阳市中西部、溧宜河两岸。面积111平方千
即今四川石棉县西北松林河。清光绪 《越嶲厅志》 卷6: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部往紫打地(安顺场),“土千户王应元率土兵团练,暗将松林河桥拆毁,令乡村各寨坚壁清野”,致使石达开全军覆没。
明永乐七年 (1409) 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左岸格林河口。后废。明永乐七年(1409年)置,治今俄罗斯黑龙江下游左岸格林河口附近。属奴儿干都司。后废。
即今江西井冈山市驻地茨坪镇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永新县图说: “又由南路六十五里之泰桥迤西行……至茨坪,自县至此共九十里,亦交龙泉县之山路界。” 1981年于此置井冈山县,1984年改设井冈山市
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白堤东端。周密 《武林旧事》 卷5: 断桥 “又名段家桥。万柳如云,望如裙带”。明田汝成 《西湖游览志》 卷2: “本名宝祐桥,唐时呼为断桥。” 唐张祜 《题杭州孤山寺》:“断桥荒鲜涩
一名清港。即今江西湖口县东北洋港。清时有把总驻防。
在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东麓支脉。《魏书·蠕蠕传》: 北魏太平真君四年 (443),世祖远征蠕蠕,“车驾至鹿浑谷,与贼将遇,吴提遁走,追至頞根河,击破之”。《北史》 谓 “鹿浑海之谷”。在今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