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马桥镇

马桥镇

①北宋置,属莘县。在今山东莘县北四十里马桥。

②北宋置,属中江县。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北六松乡文家桥村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名胜记》卷30中江县引眉山程建用《与苏子瞻书》云:“东江来自涪城,历马桥镇,过五成山,至玄武山下,入于南江。”

③在今上海市闵行区南十六里马桥镇西四里。清同治《上海县志》卷1《镇市》:马桥镇在“县西南五十四里”。


(1)古镇名。金置,在今山东省莘县北马桥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大名府莘县有马桥镇,即此。(2)今镇名。(1)在上海市闵行区西南部。面积49.5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桥,人口900。相传三国吴主孙权曾驻马于此,故名马桥;又传昔有四座石桥在地面上的分布形态似马,故名。清宣统二年(1910年)设马桥乡,民国置镇。1950—1953年为区,1958年废入群力公社。1959年析置马桥公社,1984年改乡,1993年置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油菜籽等。有肠衣、塑料、化工、砖瓦等厂。320国道经此。马桥东有贝壳沙带,为古海岸遗址。俞塘村有马桥古文化遗址。(2)在江苏省靖江市中部、六圩港两岸,南临横港,北濒泰靖界河。面积60平方千米。人口4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桥镇,人口2200。传昔有一马队被六圩港所阻,于此造一便桥,因名。1956年由双店、正新二乡合并置马桥乡。1958年属火花公社,1959年析出建马桥公社。1983年复乡。2000年与侯河、长里二乡合并改马桥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油菜籽、大豆、玉米、生猪、淡水鱼、蚕茧、蘑菇等。有低压开关、机械、口琴、钢材、光学仪器、干燥设备、电子、电器、建材、轻工等厂。口靖等公路经此。纪念地有经伦庵烈士陵园。(3)在浙江省海宁市东部。面积22.5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桥,人口2800。以昔有马桥得名。民国初置镇。1947年为纪念抗日英雄陈士伯,改名士伯乡。1958年属湖塘公社,1961年析置马桥公社。1966年易名红旗公社,1982年复原名。1983年易为乡,1988年复置镇。产稻、油菜籽、蚕茧、生猪、淡水鱼等。有纺织、针织、缫丝、机械、服装、轴承、建材等厂。达泽庙、柏墅庙、伊家桥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。商贸兴盛。有公路通市区。(4)在山东省桓台县西北部。面积44.9平方千米。人口2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车桥,人口3000。春秋时期已有此村,名郭家屋子。清初《桓台轶事》云:“孔子去齐,适狄水,作歌曰:狄之水兮风扬波,舟楫颠倒更相加。归来归兮胡为斯。”陷车马于此,以马驾车而过。后人建桥,名曰:“马车桥”。遂以此改村名。镇境建国初为桓台县第四区。1958年9月为第十一卫星公社;同年11月桓台县、博兴县合并,改为博兴县陈庄公社。1961年两县分治为桓台县陈庄区。1966年撤区改为马桥公社,1984年改乡,1991年建镇。有小清河、杏花河、胜利河、人字河、引清济湖总干渠流经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等。有造纸、石油化工、环保节能设备、人造板、塑料制品、制氧等厂和建筑、安装等业。红马公路东接张田公路。(5)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中部。面积125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桥,人口 2760。镇以桥得名。1951年分属三班、严树、马桥、潜山等乡。1956年为马桥乡。1958年属马桥公社。1984年改置马桥镇。2001年麻塘乡并入。产稻、甘薯、蔬菜、油菜籽等,盛产苎麻、茶叶、桂花。有苎麻加工、卷烟、邮电器材、农机、水泥预制件、建材、农膜、服装等厂。咸通公路经此。(6)在湖北省保康县西部。面积431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桥,人口 4640。传明山西太原府马天近在此建桥,故名。1950年为马桥区,1958年为马桥公社,1984年改马桥镇。2001年欧店镇和金斗乡部分并入。粉青河流经,有阳岩河、金斗河等支流注入。主产玉米,并产黄连、杜仲。特产木耳、香菇、茶叶等,矿产有磷及铁、石灰石等。有磷矿粉、磷肥、建材、酿酒等厂。为县西部农副产品集散地。白红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唐受阳县遗址、魁星楼等。(7)在河南省永城市西南部。面积100平方千米。人口5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桥集,人口 2280。明代马氏建村,因村北有石桥,名马村桥,简称马桥。清同治元年(1862年)捻军首领苏天福于此遇害。1958年建公社,1984年改乡,1998年设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等。有砖瓦、农机修理、面粉加工等厂。永李、永涡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茅坪

    ①在今湖北房县西南,西接竹山县界。清有外委驻防。②在今湖北十堰市北。清属郧县。嘉庆四年(1799),白莲教起义军曾与清军在此激战。清魏源 《圣武记》 卷9: “时朱射斗斩包正洪于茅坪。” 即此。③即今

  • 苏都识匿

    即东曹国。都城在今塔吉克斯坦杜尚别北乌拉秋别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东曹又名“苏都识匿”。

  • 虎丘山

    又名海涌山、武丘山。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北七里。《越绝书·吴地传》: “阖闾冢,在阊门外,名虎丘。……筑三日而白虎踞上,故号为虎丘。”《吴地记》: “虎丘山,避唐太祖讳改为武丘。” 《南史·何求传》: “

  • 船帆屿

   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南,将军澳屿东端。清高拱乾 《台湾府志》 卷1: 船帆屿 “形如船帆”。

  • 东会州

    唐武德四年(621)置,治所在宜芳县(今山西岚县北岚城镇)。六年(623)改名岚州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宜芳县(今山西岚县北岚城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岚县等地。六年改为岚州。

  • 武泰军

    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唐大顺元年 (890) 改黔州节度使置,治所在黔州 (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)。天复三年 (903) 徙治涪州 (今四川涪陵市)。五代前蜀复治黔州。北宋废。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唐大顺元

  • 鸡公嶂

    在今广东紫金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惠州府》:鸡公嶂“在永安县东北五十里。高四百余丈,周四十里,为县主山”。

  • 垄下城

    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南垄下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州府长乐县 “松下镇” 条下: 垄下城 “在县东南二十余里。嘉靖四十年,居民筑此以备倭。周一里”。即今福建省长乐市东南垄下。明嘉靖四十年(1561年)筑,以

  • 吐蕃会盟坛

    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北五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51渭州平凉县:“会盟坛在县西北五里。唐贞元三年五月,浑瑊与吐蕃会盟处。”

  • 田横寨

    在今山东蓬莱市西北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6蓬莱县“丹崖山”条下:“田横山在府西北三里。《郡志》:城北有古田横砦,与蓬莱阁对峙。西、北二面皆巨海,石壁高峻。相传韩信破齐, 田横东走,结寨于此,遗址尚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