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观山
①在今湖北汉川县东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汉川县: 高观山 “高耸可以望远”。
②在今四川安县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7安县: 高观 “有一峰突起,其上平台,登临四望,远见百里之上,因名”。
①在今湖北汉川县东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汉川县: 高观山 “高耸可以望远”。
②在今四川安县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7安县: 高观 “有一峰突起,其上平台,登临四望,远见百里之上,因名”。
故地或以为在今印度境内,或以为在今东非莫桑比克的赞比西河口一带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:“加将门里,去加里二千余里,乔木成林,修竹高节,其地堰潴田肥美,一岁三收谷,通商贩于他国。”
即东引山。今福建连江县东北东引岛。
亦作班佑阿革寨。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南燕云乡南俄盖村。清康熙四十二年 (1703) 置拈佐阿革寨土百户。
灵江下游。在今浙江台州市境。灵江东南流接纳永宁江后,称椒江,东经椒江区入台州湾。《清一统志·台州府一》: 灵江 “至亭山会永安江出海门,又名椒江,入海”。
唐置,属羁縻连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筠连县境。后废。
即顿逊国。在今缅甸南端之丹那沙林附近。《梁书·海南诸国列传·扶南国》: 扶南 “乃治作大船。穷涨海,攻屈都昆、九稚、典孙等十余国,开地五六千里”。
亦名簇店。即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之初殿。南宋范成大《吴船录》卷上:登点心山“过茅亭觜、石子雷、大小深坑、骆驼岭、簇店。凡言店者,当道板屋一间,将有登山客,则寺僧先遣人煮汤于店,以俟蒸炊”。清嘉庆《
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置,属台湾省。治所即今台湾省花莲县。据民国《花莲县志稿》说:“昔人称今之花莲溪右岸曰洄澜港,简称洄澜, 以溪水奔注与海浪冲击作萦回状得名。”谐音称花莲港,简称花莲。县以此得名。
即今湖南湘潭县西南三十八里古塘桥乡。清乾隆《湘潭县志》卷5有古塘桥渡。
即今湖南郴县南六十里良田镇。清置巡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