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鸡心岭

鸡心岭

在今四川巫溪县北龙泉乡北大巴山,西与陕西镇坪县,东与湖北竹溪县交界,为大巴山主要通道之一。清光绪《大宁县志》卷1:鸡心岭“在县东北二百四十里。山路崎岖,人烟稀少,万峰攒聚,三省咽喉。土人云:陕西界多树木,湖北界产茅竹,四川界尽生茅草,亦天然鸿沟也”。清设外委、把总驻守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荆南

    唐、五代方镇名。至德二年 (757) 置,治所在荆州 (后升为江陵府,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石首、荆沙市以西,四川垫江、丰都以东的长江流域及湖南洞庭湖以西的澧、沅二水下游一带。

  • 酥州

    即今四川冕宁县北四十里酥州。清康熙四十九年 (1710) 置酥州土千户。

  • 扶黎县

    亦作扶犁县。即夫黎县。在今辽宁义县东南。《后汉后·鲜卑传》:元初二年(115),鲜卑“夏攻扶黎营,杀长史”。李贤注:“扶黎,县,属辽东属国,故城在今营州东南。”古县名。东汉置,治今辽宁省朝阳市东南。属

  • 礼州镇

    清置,属西昌县。即今四川西昌市西北六十里礼州镇。有县丞驻此。民国初改设县佐。在四川省西昌市境东北部。面积32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礼州,人口 4100。汉苏示县、北周苏祁县治此。元至元时

  • 西周封国。在今安徽六安市东北。《大保簋》铭文云: “王伐录于��。 郭沫若 《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》 以为即六。 又见 《录忒卣》、《录伯簋》、 《录簋》 等

  • 弘觉寺

    在今江苏南京市城南三十里牛首山双峰之间。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(503),名佛窟寺。唐初,法融和尚在此谈禅,后创立牛头宗。五代南唐后主改称宏觉寺。

  • 禹门河

    即今山西汾阳县北之禹门河。源出县西北张家堡西,东南流入文峪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2汾阳县: 禹门河在 “城西十里。西山诸溪之水会流于此,谓之河口,伏流潜注,东入于文湖。相传禹导洪水至此,因名”。

  • 遮虏城

    又名遮虏平。在今山西五寨县西北三十里五王城。唐置遮虏军于此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乾符五年(878),沙陀李国昌 “与李克用合兵陷遮虏军,进击宁武及岢岚军”。

  • 禹杭

    即今浙江余杭市的别称。相传夏禹治水,会诸侯于会稽,船至此舍航登陆,因名。《元和志》 卷25杭州余杭县引 《吴兴记》 云: “秦始皇三十七年,将上会稽,涂出此地,因立为县,舍舟航于此,仍以为名。” 实则

  • 永昌节度

    唐南诏置,治所在永昌城(即今云南保山市)。辖境北部抵缅甸、印度及我国西藏交界处,东抵怒江;南部处澜沧江和怒江之间,南达小黑江。宋大理改永昌府。公元8世纪中南诏阁罗凤置,治永昌城(今云南保山市隆阳区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