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土坑营
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 ·韶州府》 “高桥营” 条: 黄土坑营 “在县西南江东南岸,均防江要地”。
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 ·韶州府》 “高桥营” 条: 黄土坑营 “在县西南江东南岸,均防江要地”。
在今河北景县东北。清末太平军将领林凤祥与清军僧格林沁部激战于此。(1)古镇名。在今河北省东光县南。清末太平军将领林凤祥与清军僧格林沁部激战于此。(2)今镇名。在广东省徐闻县西部沿海。面积46平方千米。
在今福建福清市西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清县: 蒜岭 “以山形如蒜瓣而名。一云以山石间多产蒜也。登其巅,东望涨海,弥漫无际。旧有照海亭”。
元置,属播州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东南旧城镇。明玉珍改置真州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南上坝。属播州宣抚司。明洪武十七年(1384年)改真州长官司。
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十里钓鱼山。为钓鱼山城组成部分。《元史·宪宗纪》:九年(1259),帝亲率大军攻钓鱼城,二月“辛已,攻一字城”。即此。
在今四川城口县东南境、巫溪县西北境。《清一统志·夔州府一》 “永隆山”条下:“万顷山亦在县北。广数百里。中有万顷池。”道光《城口厅志》卷4:万顷山“在七保万顷池侧,距厅东二百二十里。皆老林,连秦岭”。
即今四川丰都县东南之龙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丰都县: 南宾河 “在县治南二里。……下流俱入于大江”。
指大榆谷。在今青海贵德县东北、尖扎县西北黄河南岸一带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:建武间,滇良父子“乃从大榆入,掩击先零、卑湳,大破之,杀三千人,掠取财畜,夺居其地大榆中, 由是始强”。
即今山西绛县东南陈村镇。《清一统志·绛州》:陈村峪“在绛县东南十五里。带溪水出此。稍西有紫家峪”。
即今江苏姜堰市西北三十四里溱潼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泰州 “樊汊镇” 条下: “又秦潼镇在州东北六十里。”
即今河北栾城县西北窦于镇。清同治 《栾城县志》 卷2村镇: 窦妪村 “属守信社,在南赵村西,距城二十五里”。在河北省栾城县西部。面积57.9平方千米。人口4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窦妪,人口7320。旧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