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黄草山

黄草山

①在今湖北省孝昌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孝感县“九山” 条下: “其东曰黄草山。 险峻孤峭。《志》 云,上有镇阳城,垒石为固,周围数里,四面陡绝,一径仅通,亦昔时守御处。” 《清一统志·汉阳府》: 黄草山 “在孝感县东北九十里。与双峰对峙,险峻孤峭,人迹罕至,春夏多雾,咫尺莫辨。上有龙池寺,盛夏亦寒”。

②在今陕西留坝县南青桥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6褒城县: 黄草山 “有黄草坪,即连云栈诸山也。青桥驿设焉”。


在重庆市中部偏西,跨垫江、丰都、长寿三县和涪陵、南川两市及重庆市巴南区边境。涪陵、长寿间段又称五堡山。东北—西南走向。属川东平行岭谷区,长江横切山体,形成黄草峡。北段海拔600~900米,南段海拔400~600米。最高凉磉蹬山,海拔1035米。顶部平缓,多为石灰岩,槽谷内有落水洞等喀斯特地貌。有油桐、茶等经济林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五店

    即今山东宁津县东北二十五里仲伍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谓即宋中安镇。

  • 单南清真寺

    在今宁夏西吉县东南兴隆镇南单南村。1935年10月,毛泽东率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经此地。

  • 龙门场

    即今四川南充市东北三十里龙门镇。民国《南充县志》卷1:龙门场在“龙门峡外,为县境第一大镇,有铺户四百余家,大街十余道”。

  • 济尔哈朗图

    即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东北吉尔嘎朗镇。清为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驻地。

  • 金武支线

    自今浙江金华市至武义县。长40公里。为浙赣铁路支线。日伪于1942—1944年修筑。1945年被拆除。

  • 又作桧或会。西周封国,妘姓。在今河南新密市东七十里古城角寨村。《国语·郑语》: 史伯曰,“是其子男之国,虢、郐为大”。又说: “妘姓邬、郐、路、偪阳。” 平王时郑武公灭郐而并其地。《左传》: 僖公三十

  •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

    在今四川广元市区北八里嘉陵江东岸。原为古蜀道上的“石柜阁”。始建于南北朝,迄清咸丰年间。以隋唐居多。原有造像一万七千余尊, 1935—1936年修川陕公路,毁去大半。现有石刻南北长200余米,最高处约

  • 武盛县

    ①唐如意元年 (692) 于旧分水县地置,属睦州。治所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北五十四里分水镇。《寰宇记》 卷95分水县: “武盛县因界内武盛山以为名。” 神龙元年 (705) 复名分水县。②唐长寿二年 (6

  • 八百桥镇

    又作八柏桥镇。即今江苏六合县东北三十里八百镇。明嘉靖《六合县志》卷1:“八百桥市在治东北三十里。”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六合县:“八百桥在东北三十里,跨滁河支流为市。”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东北部、八百

  • 善见城

    南北朝时西域罽宾国都城。在今克什米尔斯利那加附近。《魏书·西域传》: 罽宾国 “都善见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