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山关
明置,属镇番卫。即今甘肃民勤县西南六十里黑山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3镇番卫: 黑山关“黑山驿置于此”。
明置,属镇番卫。即今甘肃民勤县西南六十里黑山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3镇番卫: 黑山关“黑山驿置于此”。
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奥什东古尔恰。清祁韵士《西陲要略》卷4:“图巴拉克塔木至古勒沙四十里。”
即斡端。今新疆和田市。《明史·西域传》阿端卫:“其时西域地亦有名阿端者,贡道从哈密入,与此为两地云。”
即今广西钟山县东南羊头镇。清雍正《广西通志》卷20:富川县南“拐子塘三十里至羊头塘”。
清置,属义州。即今辽宁义县东南大榆树堡镇。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33:义州东“三十五里大榆树铺”。
原拟由湖南株洲至贵州贵阳,长约1000公里。1937年动工修建,1939年自株洲经湘潭修至蓝田 (今涟源)。长约175公里。因日本侵华战争形势恶化,旋即被拆毁。此路至1972年才全部修成。自湖南省株洲
①南朝梁大通元年(527)改东豫州置,治所在广陵城(今河南息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息县、淮滨县等地。太清元年(547)改名淮州。②唐武德七年(624)置,治所在磨豫县(今云南元谋县境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元
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 (旧府城)。《清一统志· 大名府二》: 晚香亭 “在旧府治。宋韩琦为留守,重九日,宴请盐司于后圃,有诗云:‘莫嫌老圃秋容澹,且看黄花晚节香。’ 后人因以名亭”。
在今福建南平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延平府南平县: 泰平里溪 “在府南七十里。源出沙县界黄泥坑,流三十余里,经府西南七十里之筼筜山下,又东北流,入于西溪”。
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 改顺天路置,治所在清苑县 (今河北保定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太行山以东,潴龙河、唐河、拒马河之间及定兴、高碑店、雄县、深泽、深州、辛集等县市地。明洪武元年(1368) 改为保
在今浙江杭州市东北,与余杭市交界处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钱塘县 “有皋亭山”。宋 《淳祐临安志》 卷9引 《祥符经》 云: 皋亭山 “高百余丈,出云则雨。宁宗皇帝御书三字匾于华严寺之山腰。有崇善灵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