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龙桥

龙桥

在今陕西三原县南北二城之间的清河上。为多孔式拱形桥,桥身全用石条铁钳构成,桥面铺青石板,两侧有石雕栏杆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》:龙桥“在三原县北门外,跨清河。宋建隆四年,清河溢。有龙斗于桥下,桥圮。重建, 因名。明万历中易以石,长三十有三丈,高七丈五尺,广三丈三尺”。


横跨于陕西省三原县南北二城之间的清河上。桥长约110米、宽11米、高26米。为多孔式拱形桥,桥身全用石条铁钳构成,桥面铺青石板,两侧有石雕栏杆。造型宏伟美观,各拱结构符合力学原理。《三原县志》有“水从碧玉环中过,人从苍龙背上行”的诗句,故名龙桥。建于明万历十九年(1591年)至三十一年。清顺治十三年(1656年)、乾隆二十年(1755年)、咸丰元年(1851年)曾先后修补桥面和桥基左右堤岸,而桥身始终非常坚固。经明万历四十四年和1933年两次大洪水冲击,桥身亦未受任何影响。为中国桥梁建筑学上宝贵的实物资料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富乐山

    亦名金山。在今四川绵阳市东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名胜记》 卷9绵州引 《周地图记》 云: “富乐山,高广为众之秀,登之望见州城。” 《元和志》 卷33绵州: “有东西门,东门久塞,富乐山气所冲,门开张则丧乱

  • 赶鱼河场

    即今四川盐边县北鰔鱼乡。清光绪 《盐源县志》 卷2: 赶鱼河场 “距县三百四十里”。

  • 严谷山

    即今浙江常山县北龙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常山县:严谷山“在县北三十八里。石壁高百余丈, 山胁有洞,流泉不竭。下多严姓, 因名”。

  • 古城子

    ①即今辽宁沈阳市东南古城子乡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承德县图:东南有古城。②在今甘肃张掖市东四十里。明于此置仁寿驿。

  • 五泄

    即今浙江诸暨市西三十六里五泄瀑布。《水经·渐江水注》:泄溪“溪广数丈,中道有两高山夹溪,造云壁立,凡有五泄,下泄悬三十余丈……中三泄不可得至,上泄悬二百余丈,望若云垂,此是瀑布,土人号为泄也”。即五条

  • 双泉务

    五代晋置,在今河南林州市南五十里淇水之北。后废。北宋端拱元年(988)复置。金废。

  • 萝田墟

    即今广西玉林市西南罗田。清光绪 《广西舆地全图》 郁林州图: 西南有萝田墟。

  • 烂桥关

    明洪武二十三年 (1390) 建,在今贵州施秉县西南镇阳江西岸长坡上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镇远府镇远县: 烂桥关 “万历中,播酋杨应龙作乱,焚东坡、烂桥,楚黔路梗。即此”。在今贵州省镇远县西南镇阳江

  • 鱼凫城

    相传古蜀国鱼凫王所都。在今四川温江县北。《成都文类》 卷2: 宋孙松寿 《观古鱼凫城》诗自注云: “在温江县北十五里,有小院。” 诗曰:“野寺依脩竹,鱼凫迹半存。高城归野垅,故国霭荒村。” 《方舆纪要

  • 荔枝湾

    ①一作荔枝洲。在今广东广州市区西部。为五代南汉昌华园故址。风景颇胜。“荔湾渔唱” 为羊城八景之一。②在今四川乐山市北二十里。以盛产荔枝为名。民国 《乐山县志》 卷2: “荔支湾在锦江山麓。所产荔支最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