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楼门
汉长安城内桂宫的南门。《汉书·成帝纪》:帝为太子时,“初居桂宫,上尝急召,太子出龙楼门,不敢绝驰道,西至直城门,得绝乃度,还入作室门(未央宫北面别门)”。注引张晏曰:“门楼上有铜龙,若白鹤、飞廉之为名也。”
汉长安城内桂宫的南门。《汉书·成帝纪》:帝为太子时,“初居桂宫,上尝急召,太子出龙楼门,不敢绝驰道,西至直城门,得绝乃度,还入作室门(未央宫北面别门)”。注引张晏曰:“门楼上有铜龙,若白鹤、飞廉之为名也。”
在今台湾省花莲县西南,寿丰乡东北约八里花莲溪西北侧。清道光八年(1828)吴全和吴伯玉募噶玛兰人入垦,因以“吴全”为名。连横《台湾通史·抚垦志》:光绪元年(1875),“乃以宣武左右两军,分戍东澳、大
一名舂陵水。源出今湖南新田县西北舂陵山,东南流折东北,经桂阳县北入耒阳、常宁二县市间,入湘江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桂阳郡耒阳县: “舂山,舂水所出,北至酃入湖。” 《水经·湘水注》: 舂水 “上承营阳舂
亦名偃月坞。即濡须坞、濡须城。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裕溪河东岸濡须山上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48无为军: “濡须坞亦名偃月城。在巢县东南四十里接巢湖,西北至合肥界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26无为州:偃月城在 “
①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新昌县置,为滁州治。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。《寰宇记》 卷128滁州: 清流县 “因县东清流水为名”。大业初属江都郡。唐复为滁州治。明洪武初废入滁州。②北宋元符元年 (109
①西汉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西平县西七十里。《水经·水注》:“其西吕墟即西陵亭也。西陵平夷,故曰西平。”北魏徙今西平县西三十九里师灵镇,属襄城郡。北齐属文城郡。隋属
①即今湖北巴东县西官渡口镇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巴东县西有官渡口。②即今四川巴中市东北关渡乡 (官渡场)。清道光 《巴州志》 卷2: 官渡溪场在 “州北一百二十里”。
即龟兹国。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。属西域都护府。国都在延城(今新疆库车县东郊皮朗旧城)。东汉属西域长史。魏晋迁都于今沙雅县北六十里羊达克沁废城。唐还旧城,改名伊逻卢城,龟兹都督府、龟兹镇及生西都护府治于此
在今山西灵石县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41灵石县: “静岩山在县东北二十里,即太岳。下有五龙泉,即文公封子推绵上之田是此。”
明置,属盖州卫。在今辽宁盖州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盖州卫: 背阴寨堡在 “卫西北十五里。又西北有平山堡,八角湖堡”。
在今云南昭通市西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昭通府》: 虎跳岩 “山势崚嶒,状如虎踞,为一郡关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