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泉坪长官司
元置龙泉平长官司,为思州宣抚司治。治所在龙泉平长官司(今贵州凤冈县)。明改置龙泉坪长官司, 属思州宣慰司。永乐十二年(1414)改属石阡府。万历二十九年(1601)改置龙泉县。
又作龙泉坪(《元史·地理志》)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凤冈县。为思州安抚司驻地。明属石阡府。万历二十九年(1601年)改为龙泉县。
元置龙泉平长官司,为思州宣抚司治。治所在龙泉平长官司(今贵州凤冈县)。明改置龙泉坪长官司, 属思州宣慰司。永乐十二年(1414)改属石阡府。万历二十九年(1601)改置龙泉县。
又作龙泉坪(《元史·地理志》)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凤冈县。为思州安抚司驻地。明属石阡府。万历二十九年(1601年)改为龙泉县。
在今江西泰和县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6吉安府:传担山“在泰和县西五十里。山极高峻,路甚隘窄,攀援转置而后可过。其西南又有石笋峰,尤峻拔,下有通天圣岩,旱则于此祷雨”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一》:传担山“在
唐置,为羁縻长宁州治。治所即今四川长宁县。后废。
北宋置,属渠江县。在今四川广安县北九十里井河镇。
一名姑师国。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。都城在交河城(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二十里雅尔湖西)。后分为车师前国与车师后国,皆属西域都护。
集镇名。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北部、黄河北岸山坳里。属青白石乡。人口910。村南有沟,沟南端有岩石显露,故称石沟。村以沟名。为兰州白兰瓜重要产地之一。有公路通市区。
即科尔沁右翼后旗。旗府驻地苏鄂公爷府(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东北)。
清康熙三十四年(1695)置,属曲靖府。治所即今云南富源县。民国《平彝地志资料表册》:“平彝之名见于元,始推厥义,历代父老相传,此地夷多汉少,性甚顽梗,数兵以服之,故曰平夷。迨文化渐开,夷字殊不雅观,
又名河关、蒲坂关、蒲津关。战国魏置,故址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东黄河西岸。《史记·曹相国世家》: 参 “以中尉从汉王出临晋关”。即此。战国魏置,在临晋(今陕西大荔县东北)城东黄河西岸,故名。西汉改名蒲津
在今山东济南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济南府》: 泺关“在历城县西北十二里。有批验所大使驻此”。(泺luò) 在今山东省济南市西北。清有批验所大使驻此。
在今河北赵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赵州:“平棘山有二:在州城北者曰大平棘,在城南者曰小平棘,皆去城百步许,山顶平而多棘,故以名山,汉又以山名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