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门江
在今越南西北部。元黎崱《安南志略》卷1:“古载交趾封溪县有龙门水,深百寻,大鱼登此化为龙不得, 则曝腮点额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12嘉兴州:龙门江“亦在蒙县界。……源出云南临安府宁州,流经此,有石门横截江流,中分三道,飞湍声闻百里,舟行过此,必舁上岸,方可复行”。
在今越南西北部。元黎崱《安南志略》卷1:“古载交趾封溪县有龙门水,深百寻,大鱼登此化为龙不得, 则曝腮点额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12嘉兴州:龙门江“亦在蒙县界。……源出云南临安府宁州,流经此,有石门横截江流,中分三道,飞湍声闻百里,舟行过此,必舁上岸,方可复行”。
即比蓬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甘洛或汉源、石棉县境。
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东南,位于滨湄滩南13海里。东西长10海里,南北宽3.6海里。低潮时有部分礁石露出海面。中国渔民向称三筐或三匡。1910年 《东方杂志》 载 《广东西沙群岛志》称为浪花礁。1
①在今浙江淳安县南千岛湖中。《寰宇记》卷95淳安县: 都督山,“ 《郡国志》 云: 山极高峻”。宋 《淳熙严州图经》 卷3淳安县: 都督山 “在县南,即方俨尝所居也,山因以得名”。②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
①在今天津市蓟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蓟州:白龙港在“州南七十里,亦曰白龙江,绕桃花山下,泃河、沽河诸水皆汇焉。入宝坻县界亦名潮河,以河通潮汐也”。②在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原川沙县东北。为由县入海之口,是
明洪武十六年(1383)改习安州置,属普定府。治所即今贵州安顺市东旧州镇。成化中移治普定卫城(今贵州安顺市)。万历三十年(1602)升为安顺府。明洪武十六年(1383年)改习安州置,治今贵州省安顺市东
即今四川通江县北空山乡。清道光 《通江县志》 卷2: “南山里十甲,由县东蒌峪溪至空山坝。” 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此粉碎四川军阀三路围攻,取得极大胜利,史称 “空山战役”。
又作娃拉。在今西藏索县东南学松乡,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。见清乾隆《西藏志·外番》。
在今广西武宣县南四十里桐岭镇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 武宣县图: 南有峒岭墟。
唐开元二十三年 (735) 置,属易州。治所在今河北易县西北四十里奇峰庄。天宝后废。古县名。唐开元二十三年(735年)析易县置,治今河北省易县西北。属易州。天宝后省。
即今辽宁大连市东棒锤岛。明 《辽东志》卷1: 棒槌岛在 “ (金州卫) 城西南八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