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龟山

龟山

①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北三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4盱眙军:龟山“在盱眙县北三十里。其西南上有绝壁,下有重渊。《广记》:龟山,禹治水以铁锁锁淮涡水神无支奇于龟山之足。唐永泰中,李汤以牛五十引锁出之,锁末有一青猿,高五丈许,复拽牛没水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盱眙县:龟山,“《志》云,山有二:上龟山在县治西南,下龟山在此。……宋嘉定十二年,山东贼时青来附,处之龟山”。即此。

②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北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彭城有龟山。《清一统志·徐州府一》 引《旧志》:龟山“在州东北三十余里。有石洞深晦莫测,俗称仙人洞”。

③亦名怪山。即今浙江绍兴市西南塔山。《越绝书》卷8:“龟山者,句践起怪游台也。东南司马门,因以炤龟。又仰望天气,观天怪也……一曰怪山。怪山者,往古一夜自来,民怪之,故谓怪山。”《水经·渐江水注》:怪山“远望此山其形似龟,故亦有龟山之称”。

④即龟头山。在今安徽巢湖市西北十五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庐江郡襄安县有龟山。

⑤一名龟洋山。在今福建莆田县西二十里。《新定九域志》卷9兴化军:龟山,“《院图经》云,僧无了尝隐于此,遇一神龟,蹑四小龟而行,无了异之,遂居其地为院”。产茶为县之最。

⑥在今江西安福县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1吉州:龟山“在安福县西。有石屹然,望之如伏龟。龙泉县亦有龟峰”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一》:龟山“多奇石,其下一山,状如斧劈,两岸垂下如帷幄,惟亭午见日。一名九日岩,一名壁峡。后有洞,虚旷可容数十人”。

⑦在今山东新泰市西南四十里。《诗经·鲁颂·閟宫》:“奄有龟蒙。”《春秋》:定公十年(前500),“齐人来归郓、灌、龟阴田”。杜注:“泰山博县北有龟山。”《水经·汶水注》:“龟山在博县北十五里,昔夫子伤政道之陵迟,望山而怀操,故瑟操有龟山操焉。”

⑧一名武当山。在今湖北襄樊市西南。《名胜志》:龟山“上有䃰䃰石,襄人以三月三日来游,卧擦其上,谓可免灾。山麓有刘先主亭”。

⑨古名大别山、鲁山、翼际山。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东北。隔江与今武昌城区蛇山相望。毛泽东《菩萨蛮·黄鹤楼》 诗:“烟雨莽苍苍,龟蛇锁大江。”指此。

⑩在今湖南辰溪县西南一里沅江南岸丹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辰溪县:龟山“在县西隔江。山盘礴高耸,下钟鼓洞,深里许”。

(11)在今广东乐昌市南。《清一统志·韶州府》:龟山“在乐昌县南半里。环抱县治,横截武水,为一邑关键”。

(12)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嘉陵江南岸。明万历《合州志》卷1:龟山“在州治东过江十里,与钓鱼山相对,如龟形,故因名。元宪宗攻合州,驻跸于此”。

(13)一名三台山。即今四川涪陵市东北雨台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74涪州:龟山“本涪州东岸之山,今州治一小山,其形如龟。龟陵之称,得非取此”。南宋咸淳二年(1266)移涪州治此。

(14)即今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东南圭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师宗州“思容山”条下:“州西南七十里有龟山,极高峻,去(广西)府城亦七十里,为夷㑩之薮。万历四十八年筑土城于此,周一里有奇,谓之督捕城,府通判驻守其地。”

(15)在今云南师宗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广西州》:龟山“在师宗县西七十里。山极高大, 为苗㑩之薮。明万历四十八年,筑督捕城,通判驻扎于此。今废”。

(16)在今陕西富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鄜州:龟山“在州城西”。

(17)在今甘肃天水市东四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秦州一》:龟山“周五里,中间突起如龟背,南临渭水,右滨清水。其麓为社树坪。有阜自山南循藉水而西,止于州东十里,谓之沙陇”。


(1)曾名翼际山、鲁山、大别山。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汉水汇入长江处南岸,与蛇山隔长江对峙。古为军事要地。因形似伏龟得名。由石英砂岩构成。海拔91米。东有禹功矶伸入长江,已重建禹稷行宫和晴川阁。西端山顶有向警予烈士墓。(2)即“汤山(1)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领方县

    西汉置,属郁林郡,为都尉治。治所在今广西宾阳县东南古城村。三国吴改为临浦县。西晋复改为领方县。南朝梁为领方郡治。隋属郁林郡。唐武德间改为岭方县。古县名。领,又作岭。汉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西南古

  • 阿德州

    唐置,为羁縻州。治所约在今陕西榆林市境。唐羁縻州。贞观二十三年(649年)以突厥阿史德部置,属定襄都督府。确址不详。后侨治宁朔县(今陕西靖边县东北)界。

  • 乳香台 (臺)

    在今河南沈丘县南老城南二里。旧产乳香,故名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清陂塘

    在今安徽阜南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1颍州: 清陂塘在 “州南百二十里,引淮水灌田,为利甚溥”。

  • 北和墟

    亦名北河墟。即今广东雷州市西南北和镇。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)设清道镇巡司于此。在今广东省雷州市西南北和。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年)于此设清道镇巡检司。

  • 新安站

    ①元置,在今湖南长沙县东北新安岭。②元置,在今江苏无锡县东南新安镇。

  • 下鄜

    即下郦。在今河南内乡县北十里。《汉书·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》作“下鄜”。

  • 阴谷口

    在今湖北襄樊市西北汉江畔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天祐二年(905),朱全忠攻襄州,“命(杨)师厚作浮桥于阴谷口”。胡注:“按《旧史》,阴谷口在襄州西六十里。”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西北汉水畔。唐天祐二年(905年

  • 尼洋河

    即今西藏东部尼洋曲。清《乾隆内府典图》作尼洋楚必拉。“尼洋楚”,藏语意为以“娘”氏家族名命名的河。源于工布江达县境西部,于林芝县南注入雅鲁藏布江。又称尼洋曲、江达河。雅鲁藏布江支流。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

  • 落凤坡

    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白马关乡东庞统坟。俗传东汉末刘备军师庞统中流矢死此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4绵州: 白马山 “在魏城县西,山势高峻,上有庞统墓”。清王士祯有 《落凤坡吊庞士元》 诗。据《三国志·蜀书·庞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