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三十六郡

三十六郡

秦初行政区划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普遍推行郡县制,分全境为三十六郡 (包括相当于郡而不称郡的内史):内史(治理京畿附近地区,治所在咸阳,今陕西咸阳市东北),辖境相当今陕西关中平原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说:“京畿所统,特号内史,以别于诸郡也。”其余三十五郡为:三川(战国秦庄襄王时置,以境内有河、洛、伊三川而得名,治所在洛阳,今河南省洛阳市;后迁荥阳,今河南省荥阳县。辖境相当今河南西部,黄河两岸各地);河东(秦置,治所在内邑,今山西省夏县东北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南部);上党(战国韩、赵均置,入秦后沿置,治所在壶关,今山西省长治市北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东南部);太原(战国秦庄襄王时置,治所在晋阳,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中部一带);代郡(战国赵置,秦沿置,治所在代县,今河北省蔚县西南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东北部及河北蔚县一带);雁门(战国赵置,秦沿置,治所在善元,今山西省右玉县南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西北部);云中(战国赵置,秦沿置,治所在云中,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长城外一带);九原(秦始皇时取匈奴河南地置,治所在九原,今内蒙古包头市西。辖境相当今内蒙古乌斯忒旗境); 上郡(战国魏置,秦沿置,治所在肤施,今陕西省榆林县东南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北部);北地(秦置,治所在义渠,今甘肃省庆阳县西南。辖境相当今甘肃东北部);陇西(战国秦昭襄王时置,治所在狄道,今甘肃省临洮县南。辖境相当今甘肃东南部);颍川(战国秦王政时置,治所在阳翟,今河南省禹县。辖境相当今河南中部、南部);南阳(战国秦昭王时置,治所在宛县,今河南省南阳市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西南部及湖北省北部);砀郡(秦置,治所在砀县,今河南省夏邑县东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东部,山东省西南部,江苏省西北部,安徽省北部);邯郸(秦始皇时置,治所在邯郸,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南。辖境相当于河南省北部及河北省西南的一部分);上谷(战国燕置,秦沿置,治所在沮阳,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西部及中部); 巨鹿(秦始皇时置,治所在巨鹿县,今河北省平乡县西南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西南部);渔阳(战国燕置,秦沿置,治所在渔阳,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。辖境相当今北京市附近各地);右北平(战国燕置,秦沿置,治所在无终,今河北省蓟县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喜峰口至承德一带),辽西(战国燕置,秦沿置,治所在阳乐,今辽宁省义县西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东北部及辽宁省辽河以西之地);辽东(战国燕置,秦沿置,治所在襄平,今辽宁省辽阳市。辖境相当今辽宁省东南部);东郡(战国秦王政时置,治所在濮阳,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南);齐郡(秦灭齐后置,治所在临淄,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东部及东北部);薛郡(秦置,治所在鲁县,今山东省曲阜市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南部及江苏省东北部);琅邪(秦置,治所在琅邪,今山东省胶南县琅邪台西北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东南部);泗水(秦置,治所在沛,今江苏省沛县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北部及安徽省东北部); 汉中(战国秦惠王时置,治所在南郑,今陕西省汉中县东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南部及湖北南西北部);巴郡(战国秦于古巴国地置,治所在巴,今四川省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东部);蜀郡(战国秦于古蜀国地置,治所在成都,今四川省成都市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中部);九江(秦置,治所在寿春,今安徽省寿县。辖境相当今江苏、安徽两省江北一带及江西省西部);鄣郡(秦置,治所在鄣,今浙江省安吉县西北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西南部、安徽省东南部及浙江省西北部);会稽(秦始皇时于原吴越地置,治所在吴县,今江苏省苏州市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东南部及浙江省东部、南部各地);南郡(战国秦昭襄王时置,治所在郢,今湖北省江陵县东北。辖境相当今湖北东部及南部一带);长沙(秦置,治所在临湘,今湖南省长沙市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东半部及广东省一部分);黔中(战国楚置,秦沿置,治所在临沅,今湖南省常德市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西半部)。其后续有增设,至秦末有四十余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京安抚使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置,职掌不详。设安抚使等职。官署名。辽置,掌安抚东京地区。主官为东京安抚使,属南面京官。

  • 民政部

    官署名。清末新设的中央机构之一,系管理全国公安、内务、民政之总机构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,改巡警部设。并入户部疆理、保息、赈救,礼部仪制、风教、方术,工部营缮和吏部所掌文职官员户籍等事宜。职掌全国

  • 路总管府推官

    官名。金诸总管府(谓府尹兼领者)有推官一人,秩正七品,掌总领众务,分判工、刑二案之事。元诸路总管府上下路各置推官一人,专治刑狱。

  • 应奉

    官名。明洪武二年(1369)置为翰林院属官。正七品。十四年革。

  • 集贤殿书院正字

    官名。唐德宗贞元八年(792)罢校理官而置,二员,从九品上。宪宗元和二年(807)复校理官而罢之。

  • 东宫左宫正

    即“太子左宫正”。

  • 帐内军主

    官名。南北朝置。北魏末,贺拔胜兄弟皆以强弩将军任此。官名。北魏置,为州军府侍卫队之长。《魏书·贺拔胜传》记“正光末,……胜与兄弟俱奔恒州刺史广阳王渊。……渊……表为强弩将军,充帐内军主。弟岳亦强弩将军

  • 大庖

    官名。周朝置。主管天子膳羞饮食烹饪。《诗经·小雅·车攻》:“徒御不惊,大庖不盈。”朱熹《诗集传》:“大庖,君庖也。”

  • 衡官

    泛指掌度量衡之官,战国时燕国置,《符子》:“(昭王)命衡官桥而量之,折桥,豕不量。”西汉也置衡官,初属少府,后属水衡都尉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水衡都尉》。

  • 陪臣

    ①诸侯卿大夫对天子自称。《礼记·典礼下》:“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,自称曰陪臣某。”郑玄注:“陪,重也。”孔颖达疏: “其君已为王臣,己今又为己臣之臣,故自称对王曰重臣。”南朝诸王公侯国官袭用。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