宦官名。北齐置,长秋寺中宫仆署次官。
即“光省钱”。
即“吐蕃等处招讨使司”。
官名,三国魏置,为都督下属武官,掌监察所辖诸军,常以太守迁任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杜恕传》:“起家为河东太守,岁余,迁淮北都督护军。”又《赵俨传》:“太祖征荆州,以俨领章陵太守,徙都督护军。”
见“指挥使”。武官名。见“指挥”。
上林中十池监,即上林十池监,详“上林十池监”条。
官名。明太祖洪武十三年(1380)置,一人,正八品。详见“殿庭仪礼司左司副”。
官名。为宋代尚酝局的佐官,见“尚酝局”。
官名,汉置,为辞曹长官,掌辞讼事。参看“辞曹”条。
官署名。辽朝置。负责督察达里底、谟葛夫等部,始置于道宗清宁九年 (1063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