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乡试

乡试

贡举考试名。又称乡贡、乡举。宋朝各州府每三年考试本地举人,称乡试。进士科由判官主之,诸科由录事参军主之,依解额录取合格人,分甲、乙等,第一名称为解元。乡试合格人可赴省试。金朝州府考试称为府试,其下设乡试,第一名称乡元,乡试合格始赴府试。元朝沿置,为行省、宣慰司一级考试。蒙古、色目人,试经问五条、策一道; 汉人、南人,明经经疑二问、经义一道、古赋诏诰章表内科一道、策一道。中选者各给解据,行省移咨都省,送礼部。明朝为直省一级考试,每三年一次,中选者为举人,俟次年赴京师参加会试。乡试第一,称解元。因试期多在八月,又称秋闱。凡本省生员与监生、荫生、贡生等经科考等试合格者,均可应试。逢子、午、卯、酉年为正科,遇庆典加科则称恩科。清朝沿置,光绪三十一年(1905)废科举,遂罢。


科举考试方式之一。(1)唐宋时州府举行的解试亦称乡试。(2)明清时各省科试生员的制度。始于洪武三年(公元1370年),自后每三年逢子、午、卯、酉年的八月举行一次、五年两试,在省城进行考试,共考三场,以初九日为第一场,十二日为第二场,十五日为第三场。先一日入场, 后一日出场。其考试内容,明代试四书义和经义用时文(八股),二、三场兼用论、表、诏、判、策。清初沿用明制,乾隆二十二年(公元1757年)取消论、表与判,增五言八韵诗一首。五十二年(公元1786年)定首场四书文三篇,五言八韵诗一首;二场经文五篇,三场策问五道,问经史、时务、政治。此后遂为定制。典试者称为主考,分房者称为房考, 登第者称为举人, 亦称乙榜或乙科,以门生礼称主考为座主,房考为房师。取得举人资格后,即可参加次年春季在京师举行的会试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典枲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保管麻草及制作麻布的材料。《周礼·天官》: “典枲,下士二人,府二人,史二人,徒二十人”,“掌布缌缕纻之麻草之物,以待时颁功而授赍。及献功,受苦功,以其贾楬而藏

  • 雍畤尉

    官名,也写作“廱畤尉”,秦汉皆置,掌本畤的守卫和治安,为本畤驻军长官。畤是古代帝王祭天地和五帝的地方。秦先后在雍地作五畤,每畤设一尉守卫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奉常》:“(属官有)雍太宰、太祝、太祝令

  • 太史局丞

    官名。即太史丞。

  • 左关将军

    将军名号,又称五威左关将军,王莽置。掌镇守函谷关,东挡郑卫,扬威于左。见《汉书·王莽传》。

  • 清理财政处

    官署名。清末度支部所属机构。宣统元年(1909)设。掌清理全国财政,调查各省收支,综核出入款项汇录京外各处预决算报告册等。置提调、帮提调各二人,总办一人,帮办一人。清末度支部的内部机构。清政府认为清理

  • 都督内外诸军事

    官名。北周置。《周书·静帝记》: “随公杨坚为都督内外诸军事。”即“都督中外诸军事”,为避杨坚父讳而改。参见“都督中外诸军事”。

  • 盐司

    清朝盐运使之别称。

  • 官告使

    使职名。唐朝所置专送封官告身之使者,僖宗中和四年(884) 征东川节度使杨师立为右仆射,遣使奉右仆射告身调其入京,杨师立不接受而杀官告使。五代后梁沿置,太祖开平二年(908) 以膳部郎中赵光裔、右补阙

  • 百寮

    百官。《牧簋铭》:“牧,昔先王既命汝作司土”,“今汝辟百寮”。

  • 飙烈将军

    见“十飙将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