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从官

从官

① 亲近皇帝或国君的侍从官。②泛指长官所部僚属官吏。东汉诸公主、黄门、掖庭、永巷、御府、钩盾、内者等宦者官署皆置。


1、帝王的侍从官。《史记·黥布列传》:“出就舍,帐御、饮食、从官如汉王居,(黥)布又大喜过望。”《汉书·元帝纪》:“令从官给事宫司马中者,得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。”注:应劭曰:“从官。谓宦者及虎贲、羽林、太医、太官是也。”师古曰:“应说非也。从官,亲近天子常侍从者皆是也。”《后汉书·孝安帝纪》:“夏四月丙寅,立皇子保为皇太子,改元永宁,大赦天下。赐王、主、三公、列侯下至郎吏、从官金帛。”《后汉书·光武十王列传·东平宪王苍》:“近令从官古霸问湟阳主疾。”《汉书·张耳陈馀传》:“(李)良素贵,起,慙其从官。从官有一人曰……”

2、部下所属官吏。《史记·张耳陈馀列传》:“赵王姊出饮,从百余骑。李良望见,以为王,伏谒道旁。王姊醉,不知其将,使骑谢李良。李良素贵,起,惭其从官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凿空将军

    官名。将军名号。南朝梁置。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五班,拟克狄将军等号; 大通三年 (529)定制后,班阶略提高,改拟明智将军等号。

  • 通考

    官吏考核制度。明朝定为考满之法。见“考满”。

  • 官制用语。初为兼官形式之一,即以他官暂时主持某一官署事务。亦称权知、掌知、监知、知某事等。唐朝以佐官代理长官亦用此称。宋朝派遣中央官员主持州、军、县等地方事务,多用此称,为“差遣”(即实际职务)形式之

  • 持书执法

    官名。即“治书执法”,见该条。

  • 中尚药典御

    官名。北齐置。属中侍中省,员二人。负责皇帝的医药事务,由宦官担任。从五品上。

  • 外史

    官名。①春秋时鲁国置。主司盟等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》: “将盟臧氏,季孙召外史掌恶臣而问盟首焉。”②《周礼》史官之一。春官之属。《周礼·春官》: “外史,上士四人,中士八人,下士有六人,胥二人,徒二

  • 四翊将军

    梁陈时对翊左、翊右、翊前、翊后四将军的合称。

  • 枢密院直学士

    官名。五代后唐庄宗同光元年(923)由崇政院直学士(直崇政院)改名,选有改术文学者为之。

  • 提领国史

    官名。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 (1158)置国史院,命宰相提举,汤思退以避其父讳,改称提领。

  • 大都路都总管府

    官署名。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(1284),设大都路总管府,由大都留守司兼领,秩从三品,置都达鲁花赤、都总管等官。二十七年独立,升都总管府,正三品,设达鲁花赤二员,都总管一员,副达鲁花赤、同知各二员。达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