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会考府

会考府

官署名。清朝特设办理钱粮核销之专门机构。雍正元年 (1723),为革除各省钱粮奏销中之积弊而设,掌各地钱粮奏销事。置满、汉郎中各二人,员外郎各二人,主事各三人,笔帖式十人。然成立之后,各处奏销之事仍有不报者,后恐多一衙门即多一事,遂于三年九月裁撤。


官署名。清雍正元年(公元1723年)为革除各省钱粮奏销中的诸积弊,专设会考府以办理钱粮的核销。设郎中,满、汉各二人;员外郎,满、汉各二人;主事,满、汉各三人;笔帖式十人。雍正三年(公元1725年)八月十三日上谕称:“会考府本属有益,但恐设立日久,多一衙门即多一事,……嗣后著将会考府停止。”会考府遂于同年九月裁撤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对移

    即“对换”。宋代官员注授差遣的方法之一。即“对换”,见该条。

  • 太官献食丞

    官名。西汉置。《汉书·陈汤传》:“西至长安求官,得太官献食丞”。官名,西汉置,属太官,掌献食。《汉书·陈汤传》:“西至长安求官,得太官献食丞。”

  • 提督九门巡捕五营步军统领

    武官名。清置,为步军统领衙门的主官。见“步军统领衙门”。

  • 登第

    科举考试录取时须评定等第,因称应试合格为登第,亦称及第。

  • 公有司

    官名。春秋时齐国置。掌公室财物。《左传·文公十四年》:“公子商人骤施于图。而多聚士,尽其家,贷于公有司以继之”。杨伯峻注:“公有司为一词,谓掌公室之财物者。”

  • 圉牧司

    官署名。金朝置为掌饲养牛马等牲畜的机构。宣宗兴定二年(1218)设。置使、副使、判官理司事,秩正七品、正八品、正九品。

  • 蕃大学院

    官署名。西夏置,不在官制序列中。有学正主其事,设博士。参“蕃汉二字院”。

  • 东上閤门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置,为南面官。掌庆礼奉表、文武官及外使朝见辞谢引导序班,以及勘箭等事。设閤门使、副使等职。金亦在閤门司设东上閤门使,掌签判閤事。初置二员,秩正五品。明昌六年(1191) 减一员,改从五品。

  • 鸿德苑

    汉苑名,有令一人,俸六百石。主鸿德苑。见《后汉书·孝桓帝纪》。

  • 盐提举

    见“盐课提举司提举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