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八部大人

八部大人

官名,北魏置,又称八部大夫,简称八大人,又称八部帅,掌督其部耕种,改游牧生活为定居生活等。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,参看“八部大夫”条。


武官名。为北魏部落兵八个将领的合称,其所部为中兵的组成部分。参见“中兵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在官

    居官任职。《尚书·虞书·皋陶谟》:“俊又在官”。

  • 庙祀令丞

    官名。汉景帝时更名太祝为祠祀,武帝时又更祠祀为庙祀,东汉时复为太祝。详见“太祝令丞”。

  • 铁冶管勾所

    官署名。元置铁冶管勾所二处,属中政院。每所设管勾,同管勾、副管勾各一人。

  • 山北东西道提刑按察司

    官署名。元世祖至元六年(1269)置司于大宁路(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宁城西),设使、副使等官。监治西京、北京、开元等路,兼劝农事。隶御史台。八年,改为山北辽东道提刑按察司。

  • 舌人

    官名。周朝置。掌语言翻译。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故坐诸门外,而使舌人体委与之。”韦昭注:“舌人,能达异方之志,象胥之官。”翻译官。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故坐诸门外,而使舌人体委与之。”注:“舌人能达异方之

  • 门下督

    官名。汉朝郡县所属职吏,主盗贼事,亦称门下督盗贼。东汉末年丞相府、将军府亦置。三国因之。晋朝骠骑以下及大将军不开府者置之,员一人。北朝北魏州府及北齐清都郡亦置。官名,为“门下督盗贼”的省称,汉代官府皆

  • 藩司

    明、清“布政使”别称。1、指州刺史。南北朝时以宗室诸侯王为州刺史,因称藩司。梁沈休文(约)《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》:“男女老幼,大临街衢……并求入奉灵櫬,藩司抑而不许。”2、明清两代布政使的别称,又称“藩

  • 判礼仪院

    官名。宋置,见“礼仪院”。

  • 父师

    官名。同“太师”。《尚书·商书·微子》:“微子若曰: ‘父师、少师、殷其弗或乱正四方。’”参见“太师”。即太师。《尚书微子》:“微子若曰:父师少师。”传:“父师:太师。”

  • 裁造署令丞

    官名。宋少府监所属有裁造院,金改为裁造署。令,从六品;丞,从七品。掌造龙凤车具、亭帐、铺陈诸物,宫中随位床榻、屏风、帘额、绦结等,还有陵庙诸物及省台部内所用物。下有直长,从八品,明昌三年(公元1192